立體交通助力貴州構建“一帶一路”交通樞紐

圖:貴陽車輛段貴陽北動車所全貌。 攝影:胡志強
“便捷交通讓茶貿易更具競爭力。”貴州省湄潭縣黔茗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魏矗巍告訴記者,“路不好,成本會很高;路不好,農業形成產業化就慢。天塹變通途,農產品就能通江達海,國際貿易就有利。”
貴州“地無三尺平”,自古就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全省92.5%的國土面積為山地和丘陵,被大山河流橫切豎割的貴州,加上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使“黔道難”毫不遜于“蜀道難”。
作為中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貴州人一直傾力破解“黔道難”,通過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如今立體交通網建設已初見成效。
經過建國60余年建設,“地無三尺平”的貴州交通實現了從單一的公路,到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立體性的轉變。
在國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向西部傾斜的政策支持下,近年來,貴州相繼實施鐵路高速公路機場和水運建設大會戰,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貴州省相繼貫通了蘭海高速、廈蓉高速、杭瑞高速等大通道,可直達廈門、北海等“海上絲綢之路”樞紐。
2015年,貴州實現了縣縣通高速;2016年,貴州形成了西南地區高鐵網絡最重要的丁字路口;2016年,貴陽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萬人次,各市州機場均取得快速發展;世界第一高橋北盤江大橋竣工,貴陽至昆明高速鐵路建成通車,烏江航道全線貫通……貴州水陸空一體化的交通網絡初步形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歷史上,從中原到緬甸、印度和東南亞的“南方絲綢之路”,貴州曾是其中一條重要驛道。如今,作為西部南下出海通道交通樞紐的貴州,成為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區域,也是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門戶。

圖:“西南貨物快運列車”。 攝影:胡志強
立體交通網建設初見成效,貨物和旅客周轉量保持較快增長,特別是黔深歐、黔新歐等國際海鐵聯運班列新路徑的開通,構筑起貴州與“一帶一路”國家的便捷物流大通道。
貴州地處中國西南腹地,“不沿海”、“不沿邊”、“不沿江”。為支持貴州發展,中國國務院于2016年8月5日批復同意設立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
目前,貴州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西部“一帶一路”重要連接線的作用日漸顯現,立體交通直接推動貴州實現與泛珠三角各省區市,港澳臺等區域開放合作更加深入。
深化對外合作將是貴州省政府2017年工作重點之一。以產業合作為紐帶,貴州積極躋身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珠江—西江經濟帶、成渝經濟區等區域發展。
“十三五”時期,貴州將大力構建現代基礎設施體系,在增強發展支撐能力上實現重大突破。鐵路建設方面,滬昆高鐵已經全線貫通,還計劃建成貴陽至重慶、成都等高速鐵路;公路建設方面,計劃建成“六橫七縱八聯線”高速公路網絡,并加快鄉村公路建設,形成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班車到村、安全便捷的公路運輸網絡;水運方面,貴州規劃并正在實現打通“北入長江、南下珠江”水運主通道,構建港口樞紐、船舶產業和便民水運體系;航空方面,民航著力構筑以龍洞堡國際機場為龍頭的“一干十六支”機場運行格局的發展目標。
立體交通,大大縮短了中國西南地區與華東、華南和中南地區的時空距離,使立體交通的網絡效應進一步顯現,“交通便利將會推動貴州更快獲得經濟紅利。”來自新加坡的游客邢國利坦言,對于山地省貴州而言,交通發展的顯性效果就是“一業興,百業旺”。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巴航工業首架E195-E2商用噴氣飛機成功下線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