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新機場效果圖公布 總投資410.5億

由華建集團華東建筑設計研究總院(ECADI)原創設計的烏魯木齊國際機場北區航站區工程,在2018年完成施工圖審圖及最終調整后,目前項目已進入開展施工招標的階段。該項目總投資410.5億元(機場工程383.9億、空管工程18.3億、供油工程8.3億)。
國門樞紐
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周邊與八國接壤,在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現在是“新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位置十分重要。烏魯木齊新機場總體設計目標年為2030年,飛行區設施按滿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63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75萬噸的目標一次建成,航站區按滿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48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5萬噸的目標建設。
巍巍天山下,漢唐風韻,西域文化在此碰撞交融。機場造型設計尊重當地文脈。航站樓以“絲路天山”為母題,建筑師從大漠、雪山等地域景觀中提取元素。屋面的三個起伏隱喻“天山”,形成了連綿起伏的壯麗景象,給旅客帶來戲劇化的出行體驗。

屋面和天窗的曲線形成絲帶飄動般的起伏效果,豐富了空間層次,使整體造型兼有天山的巍峨大氣和絲綢的柔美飄逸,很好詮釋了烏魯木齊機場作為一帶一路樞紐節點的國門形象。

出發大廳的靈動效果

出發大廳的靈動效果
創意空間
1)功能和造型的統一
設計造型強化特征空間,體現門戶機場恢弘氣勢的同時,帶來引導性和標志性。

形態和空間的統一
車道邊設計語言遞進統一,富有韻律感。交通中心—車道邊雨棚—主樓形成層層遞進的場空間序列,氣勢恢弘,給旅客帶來難忘的出行體驗。

交通中心、車道邊雨棚、主樓層層遞進
2)形象性與經濟性的統一
陸側造型宏偉大氣,體現國家門戶機場的氣質。

陸側效果
空側平直簡約,體現現代空港建筑的集約、高效和引導性。

空側效果
3)數學控制,模數統一
精確的數學控制,設計由等邊三角形組成的網格精確控制。屋面、幕墻、吊頂、天窗、結構均有很好的對位關系,在統一的模數中。

模數控制
4)綠色節能,建筑與自然的統一
設計充分考慮當地氣候地域特征。綠色技術體現在:天窗、遮陽、立面窗墻比的設計中,新機場是為烏魯木齊量身定做的綠色建筑。

綠色航站樓

航站樓幕墻光環境分析

航站樓天窗光環境分析
烏魯木齊當地氣候多風多雪,航站樓主樓的設計采用側窗形式。在出發層,側向天窗將柔和的光導入室內、將熱擋在室外。結合可開啟的屋頂側窗,上下貫穿的中庭能夠有效地起到拔風作用。樓內結合本土植物打造綠色生態景觀,有效改善了室內微氣候,同時,車庫頂部結合覆土式景觀,為車道邊繁忙的交通環境提供了“綠肺”。

航站樓天窗通風分析
如今的烏魯木齊,已經成為一座中西文化交融,歷史與現代兼蓄的現代化都市。烏魯木齊機場北航站區的建設將成為這座城市和新疆地區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賓至如歸的烏魯木齊機場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鄂州機場主體工程今年全面啟建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