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一宏:一生一地一世情
省重點中學高考狀元選擇上一所專科學校,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原本想學法律的景一宏,就這樣陰差陽錯地與這所民航高等院校結(jié)緣了,而且四十年來從未離開。
自畢業(yè)留校任教以來,他在這里經(jīng)歷了十多個崗位,不僅沒有一次是自己要求的,還多次當“救火隊員”。他當過學生的恩師,領(lǐng)導過學校人事改革,親手締造了學校的飛行訓練基地……他說,在這里他見證了自改革開放以來學校的發(fā)展、民航高等教育的發(fā)展、中國民航的發(fā)展,但他沒有說,在這些成績中凝聚著他多少心血……
汪洋 攝
“以后等我退休填表時,個人簡歷那一欄,我只需要寫一行——1979年至今,中國民航大學……”
初見中國民航大學的黨委書記景一宏,就覺得這是一位讓人感覺溫暖的人,見到記者就開起了玩笑。
這是個玩笑,但也是真的。
1979年,做為恢復高考后第一批錄取的學生,景一宏走進了這所坐落于天津濱海機場的民航高等院校,40年風雨兼程,無數(shù)學子走出校門,成為民航業(yè)精英,而景一宏,作為這所學校培養(yǎng)出的杰出人才,也曾面臨誘惑和考驗,卻始終選擇了堅守在這里。
省重點狀元上了專科學校
1979年的夏天,對景一宏來說,是匪夷所思的。
徐州市第六中學的校長、老師,紛紛來給他做工作:“不要去上大學了,留下來再考一年吧。”
他高考失利了?
不,景一宏不僅考得很好,而且是這所江蘇省重點中學的文科高考狀元。然而,老師們都無法接受,自己的得意弟子,本來完全可以去上重點本科大學,居然要去上一所專科學校。
故事要從景一宏的中學時代說起——
這個成長于國家動蕩年代的少年,放到今天,就是一位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在徐州市第六中學,他是名符其實的“學霸”,又是學校歷史上首位學生會主席,還曾當選共青團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在上中學四年級(相當于高一)時,他就參加了高考,并且超過了國家重點大學錄取分數(shù)線,因為沒有中學畢業(yè),沒被允許上大學。
1979年高考前三個月,景一宏在報志愿時才知道,自己是理工科學生,是不可以報考他想去的法律專業(yè)的。景一宏當即決定轉(zhuǎn)為文科生。老師們都嚇壞了,紛紛勸阻。
“如果你們不讓我轉(zhuǎn),我就去當兵!”當時的景一宏正在參加空軍招飛行員選拔。
老師無奈,只好聽了他的。即便是這樣,他依然考了個全校文科最高分,且歷史地理單科分都是全校第一。
景一宏的高考志愿一共五格,本專科是混在一起填的,其中三格都與法律相關(guān):北京大學法律系、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他在最后一格寫下了 “徐州師范學院”,算是保底。然而,在志愿的第四格,景一宏自己都說不清楚為什么,他鬼使神差地寫下了“中國民航專科學校航行管制專業(yè)”。“那時候,我都不知道航行管制是干嘛的,就是覺得文科其他的專業(yè)都不喜歡。”
特殊的時代才會出現(xiàn)特殊的陰差陽錯,理科生參加文科高考,然后報考理科專業(yè),居然被錄取了,或許這就是命中注定。就是這個陰差陽錯的第四志愿,決定了景一宏的一生。
1982年,景一宏從中國民航學院航行系畢業(yè)后留校任教。這是他(左)在航行系辦公室的留影。
大學提出“工業(yè)旅游”概念
在景一宏的身上,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小小年紀就能在人群中卓然獨立,很快獲得老師的好感,同學的擁護,紅小兵隊長,紅衛(wèi)兵隊長,學生會主席,區(qū)隊長,團支部書記……他從學生時代起就一路“官運亨通”,但也因此承受了更多那個年代難以想象的苦難——但凡政治運動波及到學生,他總是首當其沖受到傷害。
據(jù)景一宏說,祖父一生心懷對黨的感恩,外祖父一生豁達明理受人愛戴,這些都影響了他,年輕的景一宏早早就表現(xiàn)出超出同齡人的大局觀念和成熟氣質(zhì)。
3年的航行管制專科學習,其實景一宏接受的是民航領(lǐng)域最頂級的教育。
1982年,景一宏從中國民航學院畢業(yè)。
上世紀80年代初,正趕上民航從軍隊建制逐漸轉(zhuǎn)為地方建制,“我看到我的老師,從穿著軍裝,到一個一個脫下軍裝,但學校的教育模式一直保留了軍校的模式”。成立于1951年的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民用航空局第二民用航空學校(中國民航大學的前身),教員大多是“兩航”起義人員中的知識分子。 這些老師都是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師,不少老師到了古稀之年依然是中國民航各個領(lǐng)域的頂尖專家,“而且老師跟我們都特別親”。
大一暑假,全國學聯(lián)和團中央聯(lián)合組織了全國大學生夏令營,景一宏成為天津團八個代表中最年輕的一個,其他七個人全是天津各大高校的學生會主席。大家每天的高談闊論深深震撼了當時的景一宏,他逐漸認識到,不能死讀書,要讀萬卷書,走萬里路。
正是這次實踐,讓景一宏開始有機會參觀天津大學精密儀器實驗室、天津第一機床廠,景一宏被制造業(yè)的各種神奇成就深深吸引著,那時候就提出了“工業(yè)旅游”的概念。“我當時就覺得這個完全可以像旅游參觀一樣,讓大家長見識。”
這一觀念影響了景一宏幾十年,“從那以后30多年間,我去看過的天津大大小小的制造業(yè)生產(chǎn)線超過了三位數(shù)。后來我當學校人事處處長時,大力推進學校開展教師民航社會實踐,就是因為我覺得收獲太大了。”
2009年,景一宏(左)為首批朝陽飛院學員頒發(fā)飛行學生駕駛員執(zhí)照。
一年拿話筒,受益幾十年
“我在召開畢業(yè)大會那天才知道自己被留校了。”在人生的第一次職業(yè)選擇中,景一宏就選擇了服從分配。
學校對老師的培養(yǎng)是非常務實的:專業(yè)的老師要進行一年專業(yè)實踐。他一畢業(yè)就被派到首都機場塔臺實踐。
“這一年雖然很短,卻讓我受益幾十年。”
三個月實習,景一宏就“放單”了,可以獨立指揮。“我們的組織關(guān)系,工資關(guān)系都轉(zhuǎn)走的,一起畢業(yè)的同學都以為我就是分到北京管理局調(diào)度室的職工了,要真正跟著排班。”
一天晚上11點多,景一宏值班,只有1個航班未落地,機型是伊爾62,機上有100多個座位,執(zhí)飛東京—上海—北京航線。當時首都機場有東西兩條跑道,機場附近有一條進場高速公路,距離西跑道大概2000多米遠,而且有兩排路燈,很像機場跑道燈,而且比跑道燈亮。
未落地的伊爾62起落架上有一個大燈,30公里以外就能看見。景一宏早早從雷達上辨別出飛機在距離塔臺99公里處,就已經(jīng)偏離了航路,他讓飛行員打開起落架大燈確認后,就開始提醒飛行員“偏離航路了”。沒想到,飛行員一直回答“明白”,但還是朝著高速公路方向沖了下去。在緊急關(guān)頭,景一宏幾乎是用變形了的聲音喊道“拉起來,拉起來”。終于,飛機復飛了,景一宏說:“當時的首都機場塔臺據(jù)地面64米,飛機在飛過塔臺時在我腳下。”
出眾的業(yè)務能力讓景一宏迅速得到北京管理局上下的認可,當時的航行部領(lǐng)導直接跟景一宏說:“你只要同意留下來,剩下的事情你不用管,我來辦。”
然而,一年沒到,景一宏就又一次聽從了學校的召喚,返回天津。
教育無定法,唯有用真心
“我在這個學校經(jīng)歷過十多個崗位,我比較自豪的是,沒有一個崗位是我個人要求的,每次都是學校要求,而且還是經(jīng)常當‘救火隊員’。”從北京回到天津,就算是景一宏的第一次“救火”。
之所以被提前召回,就是因為學院從部隊轉(zhuǎn)地方后,需要任命六個系的團委負責人,景一宏就是其中一位,被任命為航行系的團委副書記。對于為什么不是團委書記,學院領(lǐng)導在和他談話時是這樣說的:“你是老師編制,又是黨員,理應接受更多的鍛煉。”
從這次任命開始,景一宏當上了學生輔導員,他說:“我做過三次輔導員,在管理方面的鍛煉,都是在輔導員的時候,其他崗位都是做事,只有這個是在獨立做人的工作。”
他把自己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學生身上,然而他的女兒,從四歲開始就獨自上幼兒園,沒有人接送。
景一宏第二次回到航行系是擔任教導員、黨支部書記,遇上的第一件事就是討論黨員發(fā)展對象。看到其中一個學生的名字,他嚴肅地提出:“這個學生不能列為發(fā)展對象。”大家都很驚訝——這個學生個人能力非常突出,而且是還是學生干部。
景一宏在天津市輔導員隊伍建設經(jīng)驗交流會上做典型發(fā)言,學校的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得到天津市委領(lǐng)導的高度評價。
原來,景一宏很了解這個學生,知道他身上有學生干部常有的毛病,如果不改正會影響其成長。直到這個學生畢業(yè),景一宏都沒有同意他入黨,“我覺得這個學生是可造之材,如果大學讓他入黨了,他身上的毛病將改不掉,將來會毀了他。”
畢業(yè)時,景書記找這個學生談話。
“你恨我嗎”“不恨。”
“你理解我嗎?”“不理解。”
“我估計你工作五年,最多八年,不會超過十年,就會理解我了。”
沒想到,不到兩年,這個學生就來找景一宏了,“教導員,我理解你了。”他身上的毛病終于讓他栽了跟頭,他恍然大悟,腦中浮現(xiàn)的就是景一宏對他的教誨。
撥穗是大學生畢業(yè)授學位時的一種禮節(jié)。自擔任黨委書記以來,景一宏每年都會在本科生畢業(yè)典禮上為學生撥穗,祝福學生們學有所成、大展宏圖。 李瑋琪 攝
后來,這個學生逐漸走上了領(lǐng)導崗位,并一直把景一宏視作一輩子的恩師。
從這所校園走出去的人,感謝景一宏的太多。教育真的是一個復雜的課題,為了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的人才,景一宏敢于打破一切陳規(guī):被停飛的學生能“救”回來,成績好的學生可以畢不了業(yè),特殊的學生可以特殊休假……在景一宏的心里,教育無定法,只有一條,對學生要“真愛”。
系書記領(lǐng)導了人事改革
1995年,中國民航學院新的院長兼黨委書記楊國慶走馬上任了,來到學校還剛一年多,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航行系的黨政領(lǐng)導同時出現(xiàn)空缺,新的系主任還來不了,這個系怎么辦?
正在第三期民航中青班學習的景一宏怎么也沒想到,他又一次成了“救火隊員”,被中止學習,回學校出任航行系黨總支書記——“你只要扛過這半年就行。”這是楊國慶第一次把信任給了景一宏。
半年后,楊國慶又一次找景一宏談話,這一次的任務更讓人大跌眼鏡——讓景一宏出任人事工作小組組長,負責起草民航學院內(nèi)部機制管理改革方案。而這個工作小組另外兩名成員都是負責人事工作的老同志,景一宏當時就急了:“我一個航行系黨總支書記怎么做這項工作啊?”
然而,楊國慶的信任再次給了景一宏信心。
1998年,參加民航中青班學習的景一宏在英國學習期間參觀了馬克思的墓地并留影。
8月領(lǐng)任務,1個月調(diào)研。國慶節(jié)放假,景一宏在家悶頭5天寫出了全套方案。
一上班,黨委常委們封閉兩天,讓景一宏像老師一樣講解方案細節(jié)。最后,大家一致決定:方案一個字不改,在全校向處級干部宣講。
這次改革力度之大在民航學院歷史上是空前的:在2個月的時間里,29個處級建制縮減到19個,機關(guān)人員從261人減少到199人,20% 的人員工資都有降低,80多個職工進入職工交流培訓中心進行二次就業(yè)選擇,全校200多人崗位調(diào)動。
改革的效果也是顯著的,機構(gòu)精簡,權(quán)力下放,奠定了學院兩級管理的基礎(chǔ),改革的動力迅速激活,學校呈現(xiàn)全新的發(fā)展面貌。
“在整個過程中,只有一個人來找過我,沒有一個人找過校領(lǐng)導。”景一宏在改革推進過程中,就被任命為新的人事處處長,直接執(zhí)行了此次改革的全部過程。后來他又被任命為主管人事的副院長,然而,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議黨委免去當時教務處教務科副主任的職務,那個人是他的妻子。他認為這樣便于工作。
景一宏和妻子都在中國民航大學工作,女兒一直把父親當成是偶像一樣崇拜。這是一家三口2011年春節(jié)期間合影。
飛行專業(yè)奠基者
民航學院的飛行技術(shù)專業(yè)招生,跟景一宏有關(guān),是一件機緣巧合的事。
1999年,在北京一次會議上,景一宏偶遇當時的中國航空公司(浙江)人事處處長,聽到對方說起了飛行員奇缺的問題, “現(xiàn)在空管專業(yè)有4+1模式,飛行員就不能這樣培養(yǎng)嗎?”景一宏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
建議一出,這位處長也不在北京辦事了,第二天馬上返回公司,第三天,中國航空公司(浙江)管飛行的副總經(jīng)理和人事處處長就一起來到了民航學院。
景一宏建議他們可以在民航學院機務、空管、電子等專業(yè)二年級學生中招生。3天時間, 第一批14名學員就完成了招生。他們在航行系完成理論學習,然后到美國141部學校去進行飛行訓練。這14位學生都非常優(yōu)秀,2017年,他們還一起返校,用自己的名義在學校設立了獎學金。
就這樣,培養(yǎng)飛行員的2+2模式應運而生,2003年,學院開始設立飛行技術(shù)專業(yè),就沿用這種模式。
2007年,籌建朝陽飛行學院的重任又落到了時任中國民航大學副校長景一宏的身上。
2009年7月30日,時任民航東北管理局局長高宗祿(前右)向時任中國民航大學副校長景一宏(前左)頒發(fā)民用航空器駕駛員學校合格證書。這標志著朝陽飛行學院可以正式運行。
“一個懂飛行的人沒有、一架飛機沒有、一塊場地沒有”,景一宏就是在這樣的基礎(chǔ)上開始了籌建工作。“我們是打著背包進的朝陽”。景一宏帶著籌備組的同志從學院公寓借了已經(jīng)淘汰了的20套床板,20套被褥,用大卡車自己拉著來到朝陽,住進了南航廢棄的一個航材倉庫,就這樣開了張。
朝陽征地520畝,他們創(chuàng)造了18天完成所有手續(xù)的奇跡速度。學校掛牌前的兩天,頒證程序突發(fā)問題。為了確保頒證工作的萬無一失,48小時里,景一宏跑了兩趟北京、兩趟沈陽、三趟朝陽,自己帶著一個挎包,里面裝著一條床單,火車、汽車、地鐵,趕上什么坐什么,沒有座位,他在車廂里找個角落,用床單鋪在地上,抱著桌子腿就能睡著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9年頒證運行的朝陽飛行學院,發(fā)展到今天,其培養(yǎng)能力已經(jīng)達到了每年200人。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景一宏說自己見證了學校的發(fā)展、民航高等教育的發(fā)展、中國民航的發(fā)展,但他沒有說,在這些發(fā)展成績中,凝聚著他多少心血。
2011年9月,景一宏主持中國民航大學建校60周年慶祝大會。
2006年,中國民航學院正式更名為中國民航大學;2018年,中國民航大學正式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安全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為博士學位授權(quán)點。每一個進步,每一次突破,對于學校來說,都是一場硬仗,景一宏始終站在沖鋒的前線,從未退縮。
2016年底,景一宏(左)向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專家組介紹學校的國家級工程中心建設情況。
談及這些付出,景一宏淡然一笑:“一個人一輩子,總是希望能留下點兒什么……”
對于這所他幾十年未曾離開的學校,對于這片他深愛一輩子的土地,他留下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
2018年6月13日,景一宏(右)參觀首屆民航科教創(chuàng)新成果展。
(未署名圖片均由景一宏提供)
寄夢藍天
回眸四十年改革開放,放眼新時代奮力向前。民航大學的建設發(fā)展得益于國家的改革開放,得益于民航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得益于社會各界對科教工作的日益重視,得益于民航大學廣大師生員工的努力奮斗!“育才造士,為國之本”。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需要一代又一代人銳意進取、積極作為,歸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學校將始終堅持內(nèi)涵式發(fā)展,努力培養(yǎng)信念堅定、作風扎實、學識深厚、符合行業(yè)發(fā)展需求的高質(zhì)量人才。衷心祝愿我的母校和我工作奮斗四十年的民航大學,早日建成享有國際聲譽的世界著名的民航高等學府,擔強國大任、育時代新人!
——景一宏
本期主角
景一宏,1982年畢業(yè)于中國民航學院航行系并留校任教。歷任中國民航學院航行系教師、系團委副書記,中國民航學院經(jīng)營管理系團委書記,中國民航學院黨委秘書,中國民航學院航行系學生隊教導員,中國民航學院學生處副處長、處長,中國民航學院航行系黨總支書記,中國民航學院人事處處長,中國民航學院副院長,中國民航大學副校長兼朝陽飛行學院院長、黨總支書記,中國民航大學黨委書記。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的稿件,其版權(quán)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zhuǎn)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其他均轉(zhuǎn)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zhuǎn)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