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警示:抵制黑飛 從你我做起
隨著近年來國內無人機技術的不斷成熟,成本逐漸降低,無人機逐漸飛入了尋常百姓家。空中拍照、航空攝影....越來越多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進入百姓生活,并在災害調查、氣象預防、反恐維穩、排污減排等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無人機“黑飛”干擾民航班機起降、偷拍他人隱等
違法行為屢屢發生,嚴重影響公共安全。
2018年12月27日,山航空保廈門中隊李文超、邵樹瑾兩名隊員途經公司大樓,發現附近有無人機升空拍攝,當即向公司保衛處反映情況,保衛處獲悉詳情后,立即將事件向廈門監管局報告。隨后,廈門市安監局、機場分局等單位人員到場對行為人進行了處理,避免了一場安全隱患。
那么無人機到底對飛機有啥影響呢?
無人機對于飛機的干擾主要是兩個維度:一個是信號干擾,另一個是撞擊的風險。
信號干擾是飛機起飛降落階段的殺手。飛機的起飛、降落階段被稱為黑色10分鐘,也就是起飛階段的3分鐘和降落階段的7分鐘。根據調研,80%的飛機事故都出現在這黑色10分鐘里,所以這段時間的安全是整個飛行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但是起飛、降落階段時,飛機上的飛行控制系統、自動導航系統、自動驅動系統、起落裝置以及通訊設備,很多都有可能受到其它無線信號的干擾,造成系統判斷錯誤釀成大禍。這也就是為什么在起飛、降落階段時,我們會被強制要求關閉手機、電腦等等具有通訊功能的電子設備的主要原因。飛機在起飛、降落階段會依賴自動導航系統,而自動導航系統又需要比較純凈的電磁環境,一旦受到干擾很可能會接收到錯誤的信號,產生錯誤的應對措施,萬一飛機出現事故,那可是幾十到幾百條人命的大事情。所以,我們看到每次無人機入侵到機場范圍內,所有天上航班都會臨時備降其它機場,機場內航班都會暫時停運,小小的無人機和飛手的“黑飛”行為,都會造成無數的經濟損失。
無人機對于飛機的第二個威脅:撞擊。縱觀民用航空發展的這些年,航班的數量和航線的數量增加之快讓人驚訝。我們頭頂空間的航道已經和生活中的交通道路一樣錯綜復雜了,尤其是大型城市。航道的布局和航班的飛行順序、飛行時間等等方面的梳理已經讓航空管理從業者十分頭疼了,現在還要擔心對于飛機造成的新威脅:無人機撞擊。
在無人機出現之前,飛機最害怕的空中物體是鳥類,也就是我們經常聽說的飛鳥撞擊飛機的事故。薩利機長電影我們看過,遇到飛鳥撞擊,當然上帝是站在我們這邊,全數生還,而現在,飛鳥撞擊的問題都沒有被妥善解決之前,無人機悄悄的來了,對飛機的威脅提升到了新高度。無人機的飛行高度和鳥類相似,但是速度方面遠超過鳥類。即使是小型的玩具無人機,與客機發生碰撞造成的破壞力也要高于飛鳥撞擊。鳥類雖然體型大小各異,但主要由皮肉和骨骼組成。而無人機則是由固態塑料、金屬結構、電池等等元素構成,硬度和堅固性方面的提升會導致發生撞擊之后,破壞力遠超過鳥類。所以沒人能保證下一次上帝是否還會站在我們這邊。
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抵制黑飛,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空港提示:收拾行李回家過年?別急,乘機行李須知了解一下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