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霧霾 天津機場積極應對
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天津地區發生今年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重污染天氣過程,天津市于12月15日20時啟動最高級別紅色預警。從接到預警開始,天津機場提前著手,做好準備工作,及時啟動應對預案,全力確保運行秩序正常。
12月18日晚8時,天津機場天氣條件已無法滿足航班起降標準,指揮中心提前發布氣象預警,實時通報運行情況,各航空公司根據通報情況,結合自身實際,開始取消部分航班,并及時通知相關旅客取消行程。能見度天氣一直持續至19日上午,根據氣象部門預報的天氣趨勢,為進一步做好特殊天氣下的航班保障以及天氣好轉后的航班放行工作,天津機場于11:50啟動了大面積航班延誤聯合應急處置機制,協調各航空公司共同做好航班保障與旅客服務工作,本場天氣條件稍有轉好趨勢,立即發布通告請航空公司組織機組進場做好航行準備,并積極組織各保障單位保障航班正常放行。與此同時,天津機場新宣委也起動應急機制,發揮平臺功能統一發布信息,廣泛協調媒體資源,擴大旅客和社會公眾對機場運營情況以及航班動態的知情渠道,得以及時調整行程,有效緩解了現場保障壓力。
天津機場各服務部門在接到重度霧霾紅色預警后,提前著手,做好準備,力爭將惡劣天氣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最大程度地確保來到天津機場的旅客能夠有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
在保障現場,航延特殊服務小組委派航延專員,加強與航空公司的有效溝通,主動為旅客做好服務解釋工作,降低機場服務保障風險;適時根據客流量隨時調配人力和值機柜臺開放數量,防止出現旅客擁堵;設立特殊旅客等候區,使老、弱、病、殘、孕等特殊旅客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顧;設立流動“愛心車”,為旅客提供熱水、便民箱等服務,使旅客在惡劣天氣中候機能夠更加舒適從容;提前協調車輛、溝通協議賓館,加強協作,確保不正常航班情況下的保障能力。
由于重度霧霾導致大量航班延誤或取消,加之不良天氣的影響,很多老年旅客陳年舊疾易被誘發。天津機場急救中心提前進入應急狀態,醫護人員堅守崗位隨時應對突發情況。19日晚7時,1號航站樓休息大廳的一名老年女性旅客因行程取消導致情緒波動,引發心慌,自服常用藥后不見好轉。醫務人員接到出診信息,立即攜急救箱前往現場,在進行一系列醫療處置同時,根據當時病情變化以及該旅客既往心臟病史判斷,建議前往醫院做進一步治療,并協助旅客家屬將旅客安全抬上了救護車。在霧霾影響下,當時道路能見度不足10米,卻沒有阻止醫護人員救援的腳步,救護車承載著醫務人員對于患者生命的尊重和對急救職業的詮釋,憑借著司機專業精湛的駕駛技術,平安、快速地將患病旅客轉送至市內醫院。
在服務保障現場,每一個服務人員都急旅客之所急,遇到家有急事無法等待的旅客,積極為他們想辦法,幫助辦理退、改簽手續,幫著協調車輛、運送行李,甚至送上地鐵,期盼著他們能夠快些抵達目的地。面對從18日夜間開始航班大量取消的情況,為盡快疏散滯留機場的旅客,在保障原有巴士運力的基礎上,機場臨時調撥了10輛外協車輛參與進來,加快了保障效率,在連續三天的不正常天氣保障工作中共運送旅客3324人。
為了使旅客在機場渡過的時間更加安全舒適,動力部運行維護人員在接到霧霾紅色預警后,便提前對1、2號航站樓內空調機組回風靜電除塵裝置進行了拉網式排查與維護,對樓內空調機組回風、空調末端回風以及新風機組的過濾網進行了清洗,并加大了日常巡查與清洗頻次。當霧霾來臨之際,樓內加大空調送風量,確保處于正壓狀態,減少室外空氣進入量,盡最大努力抵御霧霾對樓內空氣質量造成的影響。
航站樓內餐飲商圈早動手、早準備,做好原材料與人力儲備,嚴格執行不正常航班應急預案流程,做到“不閉店,不斷貨,不漲價”,全力保障旅客需求。擔負著為駐場航空公司及時配送延誤餐食任務的餐飲公司,為保障旅客能夠及時用餐,除制作餐食的星陽舫中餐廳服務人員外,職能部門工作者也參與到派送工作中。19日至21日,星陽舫中餐廳共計配送延誤餐2879份。
由于措施得當、組織到位、旅客告知清晰,在連續三日的嚴重霧霾的天氣里,天津機場沒有發生大面積旅客滯留的情況,運營工作和現場服務始終有條不紊。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