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關注: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9000萬人次
“尊敬的各位旅客,很榮幸與您分享一則好消息,我們剛剛收到首都機場地面的通知,首都機場2016年度旅客吞吐量將于今天突破9000萬人次大關……”12月14日上午,中國國際航空公司CA8201航班即將降落在首都機場的前十分鐘,空乘人員在飛機上向客艙旅客播報了這份驚喜。
CA8201航班著陸首都機場
CA8201滑入302機位
廊橋操作就緒
當飛機停靠在3號航站樓旅客們走出機艙時,這份驚喜從空中延伸到地面,首都機場工作人員排列兩側微笑著向他們送上了紀念品,并向旅客表達了感謝與祝福:“祝賀您成為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9000萬航班上的旅客;感謝您對民航的信賴和支持;祝您出入首都機場愉快、順利……”
首都機場員工向旅客贈送明信片
旅客拍照留念
機場工作人員填寫明信片
國航終身白金卡(100萬公里以上乘坐紀錄)旅客毓星在得知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9000萬人次后,感慨萬千:“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就與首都機場結下了不解之緣,尤其是近十幾年,每年一百多次進出首都機場,平均三天一次,從最早的航站樓,到1號航站樓,再到2號航站樓、3號航站樓,目睹了首都機場的巨大變化。”他在首都機場的體驗也不斷豐富,由原來的純出行,到現在每次出差都愿意早點來機場,逛逛商店,或選上一兩本書,再吃點特色小吃。
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9000萬人次,已經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二的位置。2012年首都機場的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8000萬人次,2013年為8350萬人次,2014年達到8613萬人次,2015年上升至8994萬人次,四年時間增長了1000萬,一年一個新臺階。航空運輸作為社會發展的晴雨表,這個數字表明,中國的發展依然保持著較快速度。
面對突破90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首都機場股份公司領導如此來表達成績取得背后的“感恩”:“要感恩廣大旅客,感恩航空公司,因為有了他們,首都機場才得以快速發展,同時這項成績也是首都機場所有駐場單位員工共同辛苦努力的結果。”
目前首都機場有102家航空公司運營,其中28家國內航空公司,74家國外航空公司,航線通達國內140個航點和國際和地區132個主要城市,首都機場還與33個國際機場締結了友好機場。
首都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的再創新高固然重要,但作為首都機場的管理主體,首都機場股份公司顯然更在意這個過程中運行、服務、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首都機場在全國民航首創了聯合駐場單位旨在提高服務質量的“旅客服務促進委員會”;應對大面積航班延誤,提高航班正點率的“運行協調管理委員會”;保障運行安全、空防安全、反恐防暴的“安全管理委員會”;統籌開展新聞宣傳的“新聞宣傳協調委員會”,四個平臺的搭建,使首都機場各單位協調聯動,保障機場正常運轉起了積極作用,這個經驗得到民航局的認可并向全國民航推廣。
終身白金卡旅客、原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武高漢在旅客吞吐量突破9000萬時講了他的感受。他的身份證曾經有一段時間消磁,但進出國內數個機場時安檢反復查驗就是不告訴他已經消磁,直到網上訂購高鐵車票到車站無法取票時他才得知身份證已經消磁。作為首都機場服務質量監督員的“神秘旅客”,他在首都機場安檢時特意沒有告知身份證出了問題,目的是要測驗首都機場員工的服務意識,但是安檢員一句簡單的“您的身份證消磁了”讓他釋然。“一句話不多,但是讓旅客知道了問題所在,感覺很溫暖。”武高漢說。
作為中國最大的航空港,首都機場一直致力于大型國際樞紐航空港的建設,隨著北京市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實施,今年過境免簽旅客增長了32%。國航、海航飛往北美的航班實現了“一票到底”、通程登機。今年國際旅客的增長速度是國內旅客增速的三倍,國際旅客占比達到了26%。
為了構建樞紐網絡,首都機場與航空公司合作建立了京滬、京杭快線,多個航班定點、定頻往返穿梭。在國內空中快線運營成功的基礎上,在今年由首都機場主辦的第五屆“北京全球友好機場總裁論壇”上,首都機場、法蘭克福機場、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三方聯合簽署合作協議,明年推出“國際專線”。“國際專線”將設置統一的標識和專有服務設施,給旅客帶來更多便利。在取得經驗時機成熟后,再開設至北美的國際專線。
“隨著旅客吞吐量的增加,首都機場的航班時刻資源和運行資源越來越緊張,迫切需要優化航空時刻,調整或增補運行資源,因此疏解非國際樞紐功能迫在眉睫,這也是制約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首都機場的發展瓶頸。”首都機場相關負責人說。
旅客吞吐量突破9000萬人次,對首都機場來說是一個新的起點,后9000萬時代首都機場的路還很長。
新聞鏈接:
從1000萬到9000萬
自1993年首都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以來,伴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首都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已實現了8次跨越式增長。從2000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萬人次,到2004年的3000萬人次,2005年的4000萬人次,2007年的5000萬人次,2009年的6000萬人次,到2010年的7000萬人次,到2012年的8000萬人次,再到2016年旅客吞吐量躍升至9000萬人次,首都機場以遠遠高于世界同行業的增長速度,不斷刷新著中國民航乃至世界民航發展的新紀錄,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中國速度”。
1000萬:1993年12月
1980年1月1日,面積達6萬平方米的1號航站樓正式啟用。首都機場從1958年建成到1993年,用時35年實現了年旅客吞吐量千萬人次的首次跨越,年旅客吞吐量達1028.8萬人次。
2000萬:2000年11月
1999年11月1日,歷經四年建設的首都機場2號航站樓全面投入使用。作為當時全國最大的航站樓,2號航站樓被評為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十大建筑”之一。運行資源的補充滿足了旅客吞吐量大幅攀升的需求,首都機場2000年旅客吞吐量達到2169.1萬人次。用時7年實現了第二次跨越,首都機場以嶄新姿態邁向新的世紀。
3000萬:2004年11月
2號航站樓投入使用后,首都機場開始對1號航站樓實施擴容改造。2004年9月20日,1號航站樓以嶄新的面貌再次展現在世人面前,進一步擴大了首都機場的運行保障能力。2004年11月,首都機場迎來了當年第3000萬名旅客,年旅客吞吐量達3490.4萬人次。
4000萬:2005年12月
2005年,首都機場成功保障了兩岸包機首次直航,實現了56年后的空中跨越。當年,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推動了民航業的迅速發展,首都機場也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僅僅用時1年就實現了從3000萬人次到4000萬人次的巨大跨越,成為了中國民航快速發展的縮影。年底,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達4100.4萬人次,邁入世界二十大機場之列。
5000萬:2007年11月
2007年,首都機場夯實安全管理基礎,打造一流服務品牌,提升運行保障能力,為航空公司搭建良好平臺,協助開通我國首條“空中巴士”線路——“京滬空中快線”。當年,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達5358.4萬人次,成為全球第八大航空港。
6000萬:2009年11月
2008年首都機場創造了世界最大單體航站樓圓滿轉場的奇跡,奧運保障交上一份“零投訴、零事件、零事故”的完美答卷;2009年,首都機場圓滿完成了新中國成立60周年等重大運輸保障任務,年旅客吞吐量達6537.2萬人次,成為全球第三大繁忙機場。
7000萬:2010年12月
2010年,首都機場將每年6月25日設立為“中國服務日”,并成為內地首家“Skytrax四星機場”,服務品質躋身世界先列。當年,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達7394.8萬人次,進入世界第二位,向世界展示了從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邁進的“中國速度”。
8000萬:2012年12月
首都機場,每天承載著1500多個航班平安起降,每天迎送著25萬多名中外旅客南來北往,年旅客吞吐量8371萬人次,穩居世界第二位,ACI滿意度居世界第三位,全球旅客吞吐量4000萬以上級最佳機場第2名,已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和最具發展潛力的機場。
9000萬:2016年12月
2013年旅客吞吐量為8350萬人次,2014年達到8613萬人次,2015年上升至8994萬人次,2016年突破9000萬人次。這其中的每一個數字都是一個歷史的刻度,是“中國第一國門”駐場所有單位、6萬多名員工勇于擔當,無私奉獻,共同努力的結果。首都機場的發展見證了中國民航跨越式發展的歷程,見證了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速度”的奇跡。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