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近2100萬 保持中部第一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是中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是中國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天河機場是華中地區運行直飛世界四大洲客運航線最多的機場,擁有飛往19個國家和地區的直達航線,數量位居中部第一。
12月17日,武漢天河機場迎來新的突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萬人次,躋身全國大型繁忙機場行列。至今年末,天河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將直逼2100萬人次。其中國際及地區客流量將達225萬人次,較去年增長32.5%,持續保持中部第一。
品高行自遠,領航天地間
湖北機場集團公司于2015年2月28日產權正式移交湖北省,并正式更名為“湖北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為省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省屬大型航空運輸服務保障企業,目前下轄武漢、恩施、襄陽、神農架四個機場和宜昌航管站。自組建以來,機場集團緊緊搶抓“中部崛起”等重大戰略機遇,以打造中部門戶樞紐、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目標,堅持持續安全理念,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實施“國際、中轉、物流”三大差異化發展戰略,穩步提升服務水平,實現機場集團平穩、持續、健康地發展。
2005年,武漢天河機場旅客吞吐量為469.7萬人次,到2010年增長為1164.9萬人次, “十一五”期間武漢機場客流量平均復合增速達20%。2010年受“高鐵”沖擊,武漢天河機場增速暫時放緩。但在省市政府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機場集團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從2011年初開始,各項生產指標開始“觸底回升”,在“十二五”期間,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速達10.6%,保持了較快的增長態勢。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武漢天河國際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于12月17日順利突破2000萬人次大關,正式邁入全國大型繁忙機場行列,這不僅為武漢機場打造“中部門戶樞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實現了湖北民航里程碑式的跨越。
三期工程鳳舞九天
武漢天河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的設計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其中國際及地區設計旅客吞吐量500萬人次。新建T3航站樓49萬m2,在全國機場排名第4位。新飛行區等級標準為4F級,第二跑道3600×60m,于2016年8月18日投入使用,成為中部第2家,全國第14家實現雙跑道運行的機場。新的塔臺114.95米高,在全國排名第1位,全亞洲排名第2位。同時新建10.43萬平方米的綜合交通中心,包括:地鐵、城際鐵路、長途客運、出租車、機場大巴、公交等,7種交通方式將實現無縫換乘,目前,武孝城際鐵路已于12月1日開始試運行。
同心、同夢、同飛翔
從2009年成功突破1000萬人次到2016年突破2000萬人次,武漢機場用了7年時間,在這7年里,武漢機場運輸起降架次從11.24萬架次增長到17.5萬架次,貨郵吞吐量從10.19萬噸增長到17.5萬噸,駐場航空公司數量從24家增加到48家,基地航空公司執管運力從43架增加到62架,通航點從62個增長到109個,武漢民航的“體量”不斷發展壯大,“亮點”多彩紛呈。武漢天河機場的目標是在2020年達到年旅客吞吐量3600萬人次、起降30.3萬架次,在2030年分別達到7000萬人次、50萬架次。
在國際業務方面,武漢機場現已開通到美國(舊金山)、法國(巴黎)、俄羅斯(莫斯科)、意大利(羅馬)、澳大利亞(黃金海岸)、阿聯酋(迪拜)、日本(東京)、韓國(首爾)、泰國(曼谷)、新加坡、馬來西亞(吉隆坡)、印度(德里)、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等19個國家和地區的41個客貨運通航點,形成了聯通周邊、直達俄法意、輻射北美、聯接中東的國際航線網絡,2016年國際及地區客流量將達225萬人次,較上年增長32.5%,連續4年保持中部第一。“十二五”期間,武漢機場國際及地區通航城市數量及客流量年均增速分別達39.5%和40.3%,成為武漢領先中部的標志。
在航空物流方面,與順豐速運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推進了與郵政速遞的深度合作,友和道通航空公司和郵政航空順利開通了阿拉木圖、德里、香奈、孟買和香港的國際貨運航線,武漢機場航空貨郵吞吐量自2014年以來,連續3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其中國際貨運量在2016年將達2.4萬噸,同比增速達65.5%。2015年,武漢天河機場被國家質檢總局先后批準為“進境水果指定口岸”,“進境食用水生動物口岸”和“進境冰鮮水產品口岸”正式開放運行,武漢的國際貨運保障能力將得到大幅提升。
建設綜合交通樞紐
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方面,2016年,國家發改委將武漢列為“國家發改委與地方政府共建樞紐示范城市”,武漢天河機場被列為“綜合樞紐示范工程”。武漢機場積極借助武漢發達的地面網絡,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業務,努力將武漢機場打造成為綜合交通樞紐。不斷優化T3航站樓的中轉流程,完善中轉服務設施,積極搶抓地鐵機場線及漢孝城際鐵路建成通車的機遇,積極聯合南航、東航等航空公司推出國內-國內中轉、國內-國際中轉、國內-地區中轉的“空空”中轉產品。積極培育武漢機場的全國航線網絡中的“重要中轉樞紐”地位,為國際及地區航線集散更多的國際客源,助力武漢機場“門戶”建設;利用武漢發達的公路交通網絡,實現航空與公路等的無縫銜接,提升武漢機場的綜合交通樞紐功能。
武漢機場已在黃石、宜昌、荊州、荊門、廣水、紅安、應城等地設立了12家異地城市候機樓,年“空地”旅客運輸量達20萬人次;與湖北省客運集團合作開通了武漢“高鐵站”到武漢機場的“空鐵快線”,其次先后和東航、南航合作推出了“空鐵通”產品,該產品自推出后社會反響十分強烈,吸引了大量的荊州、天門、宜昌等省內旅客及信陽、岳陽、合肥等外省旅客乘高鐵來漢乘機,2016年“空鐵”聯運旅客量將有望達到28萬人次。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