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空港口岸:優化通關環境 提升口岸效率
蔚藍的天空下,一架架飛機從青島機場騰空而起,將青島與世界的距離進一步拉近。
在“十三五”開局之年,青島機場的主業生產實現了高速增長, 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萬人次,達到2050.50萬人次。其中,國際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300萬人次,達到331.305萬人次,國際與國內旅客的比例在全國主要城市中位列第五;青島空港口岸也由此成為我國內地繼上海浦東、北京首都、廣州白云、杭州蕭山、成都雙流、上海虹橋、廈門高崎機場之后,又一個年出入境旅客突破300萬人次的口岸。
空港口岸是我市展示對外形象的窗口,國際旅客的通關體驗是“青島名片”上的重要標識之一。
近年來,根據國家落實“三互”深化大通關建設的系列部署,青島空港口岸各單位積極推進通關便利化改革,實施通關流程再造,不斷提升旅客便捷通關的舒適度,進一步提升了青島對外開放的城市形象,有效助力了青島國際城市戰略的深入實施。
口岸出入境客流量持續快速增長
隨著我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外經貿、旅游、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據青島機場邊檢站統計,青島空港口岸自1988年對外開放以來,年出入境客流量由5萬人次攀升至300多萬人次,年增長約15.7%,其中,2005年突破100萬人次大關,2013年突破200萬人次大關,2016年突破300萬人次大關,2016年出入境旅客數量居全國空港口岸第八位、計劃單列市第二位,是山東省首個突破300萬人次的口岸。從上述數據來看,青島空港口岸出入境旅客百萬人次的跨越周期迅速縮短,展示了一個令人刮目相看的“青島速度”。
迅速增長的出入境客流量,離不開完善的國際航線網絡和密集航班的支撐。近年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空港口岸各單位協力推進空港口岸國際化程度,加快空中國際航線全球化布局。特別是2016年,青島空港新開了青島至法蘭克福、墨爾本、舊金山、溫哥華4條洲際直航航線。
目前,共有19家中外航空公司參與青島空港的30余條國際(地區)航線運營,航線連通亞洲、北美洲、歐洲、大洋洲四大洲的12個國家、21個城市,每周進出港航班超過490架次。青島空港面向日韓的優勢明顯,航點輻射日本、韓國各主干線機場,日、韓航班每日往返運營達16和40架次,形成了“高頻次、全覆蓋、常態化”的快線運營態勢,占青島國際航班總量的68%,目前至韓國和日本的航班數量分別居全國各大空港第3位和第5位,充分發揮了面向日韓的門戶機場功能,向“東北亞區域樞紐機場、面向日韓門戶機場”目標的大步邁進。
實施通關流程再造,通關便利化改革提速
作為貫徹國務院關于落實“三互”推進大通關建設改革,創新口岸監管模式的重要行動,2016年9月20日,青島空港口岸入境旅客行李通關查驗流程改造啟用,有效解決了國際航班入境高峰期旅客擁堵問題,通關更加便捷、高效、順暢,通關效率提升1倍以上。
據了解,近兩年來,隨著青島空港國際航班和旅客數量的逐年增長,以及海關落實國家規定對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實施100%的查驗監管,導致入境大廳查驗區在航班抵達高峰期出現旅客等候時間較長和區域擁堵現象,旅客反響強烈,影響了青島空港口岸對外形象。為此,市政府口岸辦會同機場集團、口岸查驗單位對解決擁堵問題進行多方論證,廣泛征求航空公司的意見建議,提出了對入境大廳旅客行李物品查驗流程改造施工方案。改造后的入境大廳查驗區由原來抵達旅客南北兩側進入查驗通道,調整為統一由南側入口進入查驗區,增加通道數量設置了四條查驗通道,延長了旅客排隊距離;實施海關和檢驗檢疫“三互”作業模式,按照“前臺共同查驗、后臺分別處理”原則,兩臺安檢儀同時啟用,實行“一機兩屏”。改造后的查驗模式緩解了查驗單位人力不足的壓力,進一步優化通關環境,提高了旅客驗放速度。
邊防自助查驗通道作用也日漸明顯。青島機場邊檢站不斷加大科技強警步伐,先后投入600余萬元在全國率先建設自助查驗通道、智能驗證臺等10余項信息化系統,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現中國公民持電子普通護照自助通關。自啟用以來已有60余萬名旅客自助通關入境,日均驗放1000余人次。“10秒鐘就夠了!”一位中國旅客經由“自助查驗通道”通關后愉快地說。
青島機場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通過完善新開航線備案制度、創新航空器檢疫查驗模式、規范傳染病檢疫查驗流程、加強傳染病聯防聯控、建立“檢疫官、X光機、檢疫犬”三位一體查驗模式等措施和途徑等,有效提升了口岸通關效率和服務水平,為建設區域性樞紐機場、打造面向日韓的門戶機場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還加快推進“一站式作業”,在旅檢現場全面推行關檢“一機兩屏”,大大提升了通關效率。
創新服務模式,進出口貨物通關提速
為推進空港口岸“三互”大通關建設,口岸查驗單位創新服務模式,落實“三個一”要求,提高了進出口貨物通關效率,更好地服務青島外向型經濟發展。2016年,流亭機場海關還創新推出了“雙隨機”監管方式。所謂“雙隨機”是指海關對進出口貨物監管時采取“隨機選擇布控、隨機派員查驗”的抽查機制。具體做法是利用計算機系統預設好的參數,隨機抽取查驗對象、隨機選派查驗人員。這樣用機器代替人工干預,既能防止“任性查驗”,還能自動記錄作業信息,全程留痕,責任可追溯。
在貨物檢驗檢疫申報查驗環節,青島機場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推行無紙化報檢和一體化報檢,實現了“通報、通簽、通放”,打造“零等待、零距離、零奔波”的服務模式。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實施多種監管檢驗模式,非法檢貨物木質包裝檢疫查驗率由100%降至10%,木質包裝檢疫放行效率平均加快1個工作日;97%的入境驗證商品達到即報即放。優化內部業務流程,嚴格落實省局提出的各類商品最佳時限要求,積極推進全程無紙化,檢驗檢疫流程辦理速度進一步提高。
“通程航班”模式讓國際中轉“一票到底”
縱觀世界各大機場的發展史,完善的航線、密集的航班和配套的值機環境是助推“喂給港”向“母港”戰略轉變的重要因素。繼國際中轉廳啟用之后,2016年9月29日,經海關總署批準并完善海關監管配套設施,青島機場正式啟動國際中轉旅客“通程航班”監管模式,成為繼北京、廣州、上海以及昆明之后第5個實行該監管模式的機場。
該模式下,乘坐東航經由青島機場中轉的國際旅客將享受始發站“行李直掛”,中轉站“行李免提”的“一票到底,行李直達”的高效、便捷通關服務,進一步增強青島機場對周邊旅客和國際中轉旅客的吸納能力,帶動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動,有助于發揮空港集聚效應,加快青島機場東北亞航空樞紐建設,提升區域國際競爭力。截至目前,東航已建立仁川經青島至國內各城市的通程中轉航班5個、每周35班,延吉經青島至韓國城市的通程中轉1個,每周7班,為青島機場面向日韓門戶、打造區域樞紐的發展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離境退稅政策推動旅游經濟發展
離境退稅,是指境外旅客離境時,對其在退稅商店購買的退稅物品退還增值稅的政策,是一種國際流行的鼓勵境外旅客購物的稅收優惠。
2016年4月1日起,青島在山東省內率先實施該政策。為確保離境退稅政策順利實施,海關加大政策宣介,通過擺放宣傳海報、制作并發放帶有中、英、日、韓四種語言的宣傳手冊等途徑,方便各國旅客了解退稅條件以及退稅的相關流程,并與國稅、銀行、航空公司等部門單位加大聯系配合,為境外旅客提供高效、便捷的退稅物品通關服務。新政的實施,提高了青島國際旅游知名度,對促進我市旅游經濟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據統計,截至去年底,流亭機場海關共辦理離境退稅業務44筆,涉及退稅物品價值95.5萬元,退稅總額8.1萬元,退稅物品主要以服裝、鞋帽、珠寶首飾以及小家電為主,業務旅客涉及10余個國家及地區。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大連機場舉行“建設干凈機場 為最美營商環境代言”活動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