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航北京:“京鷹”搏長空 啟航在大興
2020年4月17日,滿載防疫物資的MU7029航班抵達莫斯科機場
9月25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運一周年,也是東航北京分公司轉場大興一周年紀念日。一年來,北京分公司黨委全面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在東航集團黨組、股份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勇擔歷史使命,主動擔當作為,全力以赴打贏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運營攻堅戰,為東航在京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抓安全:重整行裝再出發
安全是航空公司的生命線,抓好安全就是最大的政治。自2009年執管飛機以來,北京分公司始終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把安全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取得較好成績。隨著大興國際機場投運,分公司黨委深刻認識到,安全工作永無止境,全新的機場意味著全新的風險和挑戰,必須以重整行裝再出發的思想認識,抓好每一個環節、保障好每一個航班。
為了確保轉場工作萬無一失,分公司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制定詳細的兩場運行保障方案,順利完成大興機場投運前的3次試飛和7次綜合演練,圓滿完成了9.25大興國際機場開航、換季轉場工作。轉場后,面對兩場運行在運行、管理、人員保障方面帶來的巨大安全壓力,分公司黨委以習近平總書記對民航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引領,全面落實民航局26條措施,嚴格實施閉環管理,從系統上加強安全管理。針對大興機場投運風險,共梳理43項危險源,制定87項風險管控措施,持續發布轉場投運風險評估報告。以“抓作風、強三基、守底線”安全整頓工作為主要抓手,廣泛開展“三個敬畏”宣傳教育,組織“消除事故隱患,筑牢安全防線”安全生產月系列活動,切實提升全員安全意識,營造安全生產文化氛圍。
分公司各級組織主動作為,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全面梳理短板弱項,針對性開展能力提升,飛行部確立了線上線下、全面重點學習計劃。在線上將學習材料發送到每位飛行員,每完成一個學習進度便進行線上考;在線下通過飛行部學習例會,對轉場的細節問題逐一進行研討解決。客艙部圍繞新環境、新航線、新流程和“三新”人員管理等實施動態風險管控。轉場以來,共收集員工反饋安全運行信息800余條,開展風險管理47期,發布風險控制措施126項,發布運行風險提示100余條。北京地面服務部嚴格落實“三個萬無一失”,對安全風險源監控使用了新技術和流程上的重設,借助執法記錄儀、東航車輛管理系統等設備與技術,對現場保障情況實時監控。生產指揮中心對轉場大興機場后人員保障能力、航班變化情況、各類運行關鍵點等進行全面評估,及時做好機組的提醒工作。
在全體干部員工共同努力下,2019年,分公司獲得了集團“連續十年無事故征候優勝單位”稱號。轉場一年來,分公司收到員工安全報告信息同比增長131.2%,獲評股份優秀員工安全報告同比增長85%,有力確保了大興機場投運初期的安全平穩運行,為啟航大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扛責任:堅決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國。在應對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和北京新發地疫情局部擴散的過程中,分公司黨委始終堅持第一時間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集團黨組最新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狠抓工作落實,堅決完成全面轉場任務,做到了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各級黨組織切實發揮基層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分公司劃分159個黨員責任區、組建41支突擊隊,3306名干部員工結合崗位職責簽訂“履職責任書”,員工自愿繳納特殊黨費、捐款20.4萬元支援防疫抗疫工作。
2020年3月16日,一支由60余名地服員工組成的國際進港中轉旅客保障突擊隊莊嚴宣誓,待命出征。在外防輸入壓力越來越大的背景下,隊員們為堅守國門,筑牢防線,義不容辭。吳少娟是突擊隊隊員,她由于連續奮戰,嗓音沙啞。出征期間,她只和家里通過一次視頻電話。當年幼的兒子在視頻里見到身著防護服、聲音嘶啞的母親時,嚇得哇哇大哭。吳少娟沒因保障累、風險大掉過淚,但這次卻沒能忍住淚水:“寶貝別哭,我是媽媽!”有人問她是否考慮過離開,她卻堅定地說:“我是黨員,這是責任,也是義務。”在特殊時期,像吳少娟一樣堅守一線的東航北分人從未有過一絲退縮。
黨旗所指就是廣大干部員工努力的方向。截止2020年6月底,分公司完成北京至洛杉磯、莫斯科、巴黎等國際航線包機任務15班次,運輸防疫物資304.81噸。累計完成客艙消殺2898班,安全保障進出港航班13535班,運輸旅客166萬人次。分公司無一例確診及疑似病例,有力確保了廣大員工和旅客的身心健康。當疫情防控形勢轉入常態化,分公司又全力投入到各項復工復產工作中,順利完成了“3.29”、“4.26”、“8.25”等批次轉場任務。
提服務:智慧點亮真情服務
安全與服務是航空公司搏擊長空的兩翼。安全交出滿意答卷,旅客對公司更有信心;用智慧點亮真情服務,公司對旅客就更有吸引力。
依托大興機場一流的硬件條件,在集團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分公司積極擁抱新科技,推進精準服務,圓滿完成地面隊伍整合、分批轉場等急難險重任務,在大興機場推行“100%靠橋、100%自助值機、100%行李分揀、中轉旅客最短過站時間60分鐘”的“360”出行模式,以及“5G+人臉識別”、“RFID永久電子行李牌”、“ONE ID服務”等智慧服務,受到媒體廣泛關注和宣傳,多項工作成為業界標桿。轉場一年來,分公司共安全保障進出港航班4萬余架次,旅客450余萬人次,運輸行李近75萬件。便捷的出行體驗給每一位在大興機場乘坐東航航班的旅客留下深刻印象。
為全面提升服務品質,分公司大力推進空地服務隊伍建設,在地面加強高端客戶經理服務團隊建設、推廣“319集團客戶預約柜臺”,為東航集團客戶提供優質專屬服務。在空中,持續打造客艙部凌燕示范組和“精銳隊伍”建設,深受廣大旅客認可,先后獲得中國民航工會“全國民航示范組”、全國民航團委“青年文明號”等榮譽稱號,成為優質服務的一面旗幟。
搶市場:主動作為育新機
要打造京滬雙樞紐、四大機場聯動的戰略布局,大興機場能否運營好至關重要。分公司將依托大興機場這個新的“動力源”,主動作為育新機。
為了打造優質航線網絡,華北營銷中心將運力安排向“三飛”傾斜,運力重點向“四梁八柱”投放。目前分公司開通了從大興機場往返上海、西安、昆明、武漢等39個國內城市的航線,通達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19個省市地區。在東航首創的“周末隨心飛”等航空產品的帶動下,9月份分公司在大興機場平均客座率達到74.3%。
為了拼搶優質客戶,華北營銷中心實施“全員營銷計劃”,不放過任何機會,力拓市場,今年截止到9月份累計新簽集團客戶791家。在做強傳統優勢市場的同時,借助京津冀一體化,通過空鐵聯運、空地聯運、中轉產品,實現區域內無縫銜接;通過加強與中聯航合作,借助其支線資源,豐富大興航線網絡;通過打造“東風一號”數據分析模塊系統,深挖數據、洞察市場,為后疫情時代營銷工作提供數據支撐和科學研判……通過一系列舉措的實施,為公司打造“四進四出”航班波,更好地搶占市場份額,優化樞紐航線網絡奠定了堅實基礎。
強保障:勇于擔當顯本色
2019年8月,分公司全面接管大興機場東航基地綜合后勤保障工作。分公司后勤保障部門在轉場大考中踐行初心使命,勇于擔當顯本色。
綜合管理部第一時間做出響應,選派一支青年突擊隊,入駐大興東航基地現場辦公。在現場條件艱苦、人員少、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加班加點、全力以赴、力保開航。順利完成餐廳開餐,機組出勤樓及倒班宿舍的啟用,圓滿完成9·25大興機場開航保障工作。
轉場后,面對全方位保障與多單位磨合的壓力,分公司充分傾聽員工聲音、及時解決員工訴求,建立周例會制度,出臺涉及機組保障、員工膳宿、停車場、健身房、垃圾分類、能源管控等多項管理規定,使得園區管理更加綠色、科學、規范。
為了給員工創造更加便利的工作生活環境,目前已完成東航基地保障性住房分配工作,兩場間增加多時段往返擺渡車,同時在園區內引進自助販售機、快遞柜、洗衣服務、便利店等生活配套服務。
此外,分公司統籌規劃,努力實現增收節支,充分踐行降本增效。一方面,合理利用東航基地現有資源,為吉祥航空、天合聯盟等合作單位在大興機場運行提供保障服務,拓展非航收入;另一方面,通過兩場航站樓資源及外部租賃資源的整合與騰退、開展能源管控、創造綠色運行等諸多舉措,最大程度降低運行成本。
365個日夜,雖辛苦,但成績有目共睹。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正如東航北京分公司黨委書記蘇迎春在2020年中期工作會上所說:“我們要保持定力、攻堅克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讓東航‘京鷹’在大興機場越飛越高!”(韓菡)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烏魯木齊機場:RNP AR模擬機飛行程序驗證試飛成功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