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空中通道暢通 東北這個小機場全員駐場保運行
黑河市地處中國東北邊陲,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第三大城市、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是一座美麗而平靜的邊境小城。
然而10月27日出現的新冠病例,打破了平靜的生活。
10月28日,整座城市就迅速進入了嚴格管控狀態。停工停業,交通停運,居家隔離。熱鬧的城市,一下子成為了一個無聲的戰場。黑河機場立即行動,全體干部職工24小時駐場堅守,忘我奮戰,保安全運行、保應急運輸、保風險可控、保精準施策,用責任和擔當守護空中通道暢通。
集結:“報告,我是黨員我先上!”
10月28日上午,黑河機場召開疫情防控緊急會議,也吹響了抗疫情保運行的集結號。
9時30分,黑河機場啟動疫情防控應急響應機制,成立應急指揮領導小組,下設負責安全生產和后勤保障兩個小組,重點負責機場運輸生產、疫情防控、后勤保障等工作。“要做好長期與疫情戰斗的準備,切實做到運輸生產和疫情防控‘兩不誤’,堅決保證機場安全運行,守護空中通道暢通。”黑河機場總經理李勇飛言語中帶著一股堅定!
疫情就是一面鏡子,檢驗的是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反映的是干部職工的態度、能力、作風。“報告,我是黨員我先上!”“主任,塔臺指揮很關鍵,我一定要進場,與兄弟們一起戰斗!”“經理,單位要是有什么需要干的,我可以去,全天24小時待命!”“組長,我沒被隔離,我可以頂上去!”面對疫情,黑河機場廣大干部職工紛紛請戰。
堅守:打地鋪睡沙發也愿意
每一份責任,都為明天更好;每一份擔當,都是心向希望。黑河機場迅速進入了戰斗狀態。
“機場近三分之一的同事都被隔離了,但運輸生產不能‘被隔離’!”黑河機場副總經理洪鈞說,管制崗位5人中就有3人被隔離,場務隊僅剩下2人,但為了保障機場運行,大家不約而同趕往機場,有的把剛剛1歲多的孩子交給了丈夫,有的將80多歲的老母親托付給鄰居照料……
“媽媽去哪兒,媽媽啥時候回來?媽媽是不是不理我了?”“過幾天媽媽就回來了,你在家要聽話,乖啊!”黑河機場運輸部張珊珊和兒子對話的視頻里,孩子眼淚汪汪可憐的樣子讓張珊珊和同是年輕媽媽的同事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接到機場集中管理執行運輸保障任務的通知,正在市內超市買菜的林鹿急忙趕回家中收拾行李。她的愛人是一名軍人,女兒只能托付給母親照料。
“我回家時,3歲的女兒還在睡覺,我在她的小黑板上留了言,想等她醒來讓姥姥念給她。當我快收拾完東西時,她剛好醒了。”林鹿說,平時自己偶然會上夜班,有時候女兒第二天醒來,自己就已經回家了。這次出門前,叮囑女兒幾句。
“姑娘,媽媽要到單位工作一個月,晚上就不回來了。你在家要好好聽姥姥的話,乖乖自己吃飯,不要大喊大叫,多吃蔬菜水果,勤洗手,好好刷牙,晚上早點睡!”這是林鹿用彩色筆在小黑板上的留言。“孩子姥姥和我說,女兒想我了就用手指著黑板上的字一遍一遍讀,都把字抹花了。”林鹿說。
在最近母親發來的一段視頻中,女兒刷完牙歪著腦袋問姥姥:“是不是我睡醒覺了,媽媽就回來了?”看到視頻,林鹿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淚。放下手機時已經深夜,她整理好情緒馬上入睡,因為第二天還要繼續“戰斗”。
員工劉廷柱,獨自與80多歲的老母親一起生活。他只好將老母親委托給隔壁鄰居家照料,毅然來到機場參加駐場保障。每天晚上,他與老母親視頻通話是他最想做的事情,也是他最傷心的時刻。“兒子,不用惦記我,我挺好的,你要好好工作,保護好自己。”老母親的話每次都讓他哽咽得說不出來話。
放棄和家人團聚的時光,沖鋒奮戰在疫情駐場的第一線,不計報酬、不講條件,這些忙碌的身影,匯聚成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黑河空港力量。
疫情初期,陸續有員工被居家隔離。為確保不減員、保障機場的通暢,黑河機場實行封閉式管理,干部職工一律不得離開機場,領導到現場督戰,員工全部進場,打地鋪、睡沙發,保證機場不停航,確保了機場正常運行。據統計,從10月27日-12月6日,黑河機場保障進出港航班108架次,共保障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工作組,以及來自黑龍江、北京、河北等省市的疾控專家及醫療隊共計700余人次。據報道,上述專家力量為黑河機場開展確診病例救治、流調溯源,疫情處置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保障:60余套生活物資連夜到位
前方的運行離不開后方人員的支持。按照黑河機場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整體工作安排,后勤保障組及時與駐場各部門溝通,準確統計并提前預訂早、中、晚用餐人數,安排食堂在保證食品安全、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保障全部駐場職工用餐。
“大家義無反顧地抗疫情、促生產、保安全,我們后勤人員更要沖在前、護在后,讓大家的一頓三餐吃得飽、吃得好,盡最大限度滿足職工用餐需求。”黑河機場后勤保障負責人說。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黑河機場疫情防控的后勤保障組不等不靠、主動作為,針對機場實行封閉管理的實際,積極協調關鍵、特殊崗位員工返場居住。為了能讓他們在場區內安心度過每一個夜晚,黑河機場充分發揮黨委的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最短時間內把緊急采購和調用的折疊床、床墊60余個、被褥枕頭60余套以及洗漱用品和其他各類急需的抗疫物資分發到全體駐場員工手中。
不到半天工夫,在大家有條不紊的分工協作下,黑河機場所需防疫、生活物資全部落實到位。可是黑河交通管制,每天大量新鮮肉類和蔬菜要運輸,讓誰去采購呢?
關鍵時候,3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王志忠站了出來:“我是一名退伍軍人,身體好,又是黨員,我申請去開車。”作為機場唯一與外界聯系的工作人員,王志忠每天負責接送核酸檢測人員、購買保障物資,采購蔬菜米面油等,有時還得送個別人員回去居家隔離,每天要往返市內機場七、八趟,既當司機又當搬運工,累得腰酸腿痛,但他從不抱怨。為了能早一點兒趕回機場,也怕有感染的風險,王志忠路上一秒都不敢耽擱,連洗手間也沒有去過,即使路過小區,也從未回家一趟。
安全質量部經理被居家隔離,助理陳奕初不僅承擔了安全質量部的全部工作,還承擔了黑河機場疫情防控的大量工作,向黑河市、愛輝區防疫指揮部上報材料,向省機場集團和監管局通報信息,與指揮部溝通協調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還要幫助解決員工遇到的困難,經常是忙得飯都吃不上。“有事找奕初”已經成為黑河機場員工的口頭禪。
黑河機場成立防控專班,下沉到一線崗位,每天深入航站樓、宿舍、食堂等各場所進行督查,對各場所消殺、一線人員個人防護、政策及紀律措施宣傳等事項進行監督檢查,加強了員工管理和健康監測,建立了“一天一督查、一通報、一報告”工作機制,落實每天一次核酸檢測,做到員工身體異常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及時隔離。
黑河機場為員工購買了飲料、水果等慰問品,送去組織溫暖,鼓勵大家克服困難,戰勝疫情,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機場運行保障中。機場工會還利用空閑時間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心理疏導知識講座,緩解了駐場員工思家和焦躁的情緒。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黑河疫情牽動人心,黑龍江機場集團為黑河機場送去了防疫物資,總經理王清多次打電話反復叮囑,要做好員工防護,保障員工身心健康,確保機場萬無一失。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黑河機場廣大干部職工踐行著初心和使命,以實際行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用血肉之軀守護了空中生命線,成為“最美逆行者”。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深圳機場衛星廳正式啟用 登機口為“5”字開頭的旅客前往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