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飛,木楠
1933年,瑞士日內瓦。
康塔納飛行學校正在進行招飛面試,一個東方女性面孔的出現讓考官有些意外。
考官問她:“為什么要選擇飛行?”。
她回答:“因為在一般人的觀念里,飛行是男人的事,似乎與女人無緣,我呢,就是想做女人不大做的事。”
考官又問:“據說在你們的國家,女人的腳都是那種殘疾變形的?”
她并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我來到這里,就是要讓全世界知道,中國的女性不但能自由地在地上走,而且還能在天上飛。”
考官并不知道,站在他面前的這位中國姑娘,其實還是一位當紅的電影明星,她的名字叫李霞卿。
經過一年的刻苦學習,次年8月,李霞卿通過理論和飛行考試,拿到了瑞士航空俱樂部頒發的飛行執照,成為世界上在日內瓦拿到飛行執照的第一位女性。
幾十年前的那個時代,戰爭沒有讓女性走開,幾十年后的今天,不管是軍方還是民航,在中國的藍天上,也從未少過女飛行員的颯爽英姿。
記得去年的這個時候,我跟一位女飛行員聊天,我問:當初為什么要選擇飛行?她回答我:“飛行對于人類的意義也許我還無法完全領會,我也不能在現在的年紀就輕易許諾飛行將會是我生命的全部,但我很確定的是,它會是我生命里最精彩的一筆。有它,讓我不負此生。”
“一個人生命中的最大幸運,莫過于在他年富力強時,發現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茨威格 《人類群星閃耀時》
為什么?
因為天空就在那里。
1
2011年,正在南京農業大學讀大三的邵木楠準備清理一下手機里收到的彩信,突然有一條消息引起了她的注意:東航將通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江蘇招收六名女飛行員。
“那為什么不去試試?”在那一刻,木楠心中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時至今日,邵木楠在想到八年前的那個時刻,嘴角還會泛起笑容。她學的專業是“社會學”,大三那年,其實她已經給自己的未來做了規劃:學法語,準備到法國去讀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生,將來從事相關的工作。
可誰想到,一條短信改變了她的整個命運。
命運非偶然,而是必然,它就藏在你的性格之中。——芥川龍之介
攝影:沈銓
2
其實在得到招飛消息的下一個周,木楠就要去實習了,但她還是決定要試一試。給南航大的老師打過電話后,坐了一個多小時的車到了江寧區,找到了負責的老師,經過溝通,老師說到時候來試試吧。
一個星期后,木楠來到了面試現場,大概有兩三百人,她的學習能力和身體素質得到了考官們的認可,考試很順利,體檢也很順利,前后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木楠順利通過了招飛的所有項目。
她很開心。
“其實我骨子里是比較好強的那種,挺喜歡競爭,當時覺得不管結果怎么樣,但這個過程我盡力了,而且也很美好。”
在東航最早的招飛信息里,有一條要求是“理科生”,一起順利面試的其他幾位姑娘也都是理科生,而木楠學文,為了讓自己的理性思維不成為自己的薄弱之處,木楠便向母校申請參加物理考試,自學一個月后,順利通過考核,將成績單交給招飛考官,踏上了飛行員之路。
木楠是天津姑娘,豪爽大氣,不服輸,她想做到的事,一定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到。
3
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韓愈
2011年8月,木楠開始在南航大學習理論課程,2012年9月,又遠赴美國Hillsbero Aviation航校學習飛行。
很多飛行員跟我講過,學飛之路并不輕松,這個過程讓人興奮,但同樣滿是辛苦。
美國的航校位于西海岸,西邊是海,東邊是山,冬季風雪天氣多,幾乎只能用來上理論課,飛行課程就基本集中在了春夏季節。
最忙的時候,每天早上5點就要準備起床,6點開始上課,加上飛行時間,結束一天的學習,回到宿舍已經是晚上10點。
在異國他鄉,這些姑娘們每天都要背著沉重的書包往返于學校和宿舍之間,她們自己買菜做飯,互相理發,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了自強,也學會了包容。
在最早開始學飛的時候,她們就立下了一個約定:我們是室友,是同學,將來也是同事,此后的飛行生涯,我們一個都不能少。
這個世界對于勤奮的人來說永遠是公平的,2014年5月,她成功完成學業,回到東航,成為上海飛行部的飛行員,從空客A320、A330開始,一路飛到空客A350。
4
像邵木楠這種經歷,從一名大學生轉變為飛行員,俗稱為“大改駕”,即完成本科學業,再在國內外航校進行一年的飛行培訓。
在1992年以前,中國民航飛行員都是從飛行學院或部隊引進,但隨著行業的發展壯大,這種模式已經無法滿足需求。
1992年,廈航在全民航界中首創以“大改駕”模式培養飛行員,迅速被業內其他航空公司學習。
不過在剛開始招聘的時候,反響也不大,很多學校的老師和學生聽到“招飛”,就像是聽到天方夜譚,感到不可思議。那個年代,國內很多人連飛機都沒坐過,何況是去開飛機。
但這么多年過來,“大改駕”這種模式也早已成熟,也培養出了無數理論基礎夯實,飛行技術過硬的優秀飛行員。
木楠就是其中之一。
5
在最初決定去走這條路的時候,除了家中老人有些顧慮,爸媽是很支持的。看著現在英姿颯爽,駕駛飛機沖向藍天的女兒,他們也很是驕傲。
在南航大,“2+2”模式的理論課程很緊張,每天的專業課程從早到晚全部排滿,剛接觸民航業,理論知識抽象。每天在下課后,這幾個姑娘便組成學習小組,互相學習,共同探討。
除了理論課,體能更是一個大挑戰。無論春夏秋冬,每天早晨6點40分準時在宿舍樓下集合晨跑,她們體力沒有男孩子好,卻始終緊緊地跟在他們后面,甚至在業余時間,她們還會在宿舍里加練體能,到操場進行跑步訓練。
木楠曾先后兩次榮獲“三好學生”的稱號,也獲得過“優秀學生獎學金一等獎”。
從跟木楠的對話當中,能夠看得出她是真的熱愛飛行。在平日里,為了有一個良好的精力面對工作,她會做瑜伽,讀書,從小養成的良好習慣讓她現在依然喜歡學習。
初入東航,她駕駛的是空客A320型飛機,后來又去了330機隊,在2016年的時候,東航與空客簽約采購最新一代的寬體客機空客A350,木楠暗下決心,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飛的上這款代表著民用航空飛機里最先進的飛機。
從2018年底,空客A350飛機陸續交付給了東航,木楠的申請也得到了批準,順利通過了轉機型培訓、考核,成為東航第一批A350女飛行員。
6
從窄體機到寬體機,對于每個飛行員來說都是一種跨越,現在在木楠的肩膀上,有三道金黃色的杠,它們分別代表:專業、知識和技術。
我問她對空客A350的駕駛體驗是怎樣的,她說跟320比還是有些不同,畢竟是寬體機。但A350的操作在靈敏度上更高一些。
“最感動的是全艙的加濕系統,每兩三分鐘更新一次艙內空氣,皮膚不會那么干...”木楠雖然做事很大氣,也同樣是位愛美的姑娘。“還有視景探頭,在飛機滑行時可以非常直觀的觀察艙外情況,減輕了好多工作壓力,不管是飛還是坐,我對A350都情有獨鐘。”
來源:東航宣傳部
7
其實對于空客A350,我也傾注了一往深情,去年剛辭職那會,陪老東家去圖盧茲接首架回國的場景仍然歷歷在目。
作為東航新一代旗艦機型,空客A350配置了東航全球首發的新一代世界頂級客艙服務系統,創新集成航空領域最新科技,引領航空服務新風尚,重新定義洲際航空旅行的新標準。
女飛行員的颯爽英姿,在舉手投足之間。換上便裝,倚在梨花微雨里,她們是一幅畫;而進入駕駛艙,又能自如掌控飛行巨獸,肩頭擔負起護送全體旅客安全抵達目的地的重任,在蒼茫云海之間,眼神堅毅,行為果敢。木楠,正是這個越來越壯大的隊伍中的一員。
對于她來說,飛行生涯才開始不久,在漫漫人生路上,她將陪伴著空客A350一起,將那道責任掛上肩頭。
我相信,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首都機場:除冰雪是個技術活兒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