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航集團2017年度十佳崗位標兵李卓:把維修的產品當作品
12年間,李卓從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成長為集技術與管理于一身的工程師,這些年來他經歷了很多。從維修車間到技術部再到質量部,每一步他都走得堅定、踏實,他說自己的工作其實很平凡,沒有太多激動人心、轟轟烈烈的精彩“故事”,但正是這分平凡,讓他一步一個腳印,在成長的路上不斷前行。
大學畢業來到翔宇 他說這就是“緣分”
李卓是土生土長的濟南人,今年已經是他在翔宇工作的第12個年頭了,從當初剛到公司時懵懂的大學畢業生到如今負責生產安全質量的審核工程師,他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前行、不斷成長。
2006年,懷揣著夢想,大學畢業的李卓在一場校園招聘會上了解到了這家由山航控股的公司。“我大學專業是電子信息工程,當年公司在招聘會上招人,我看到這是跟飛機維修相關的企業,專業也算對口。”李卓說。當年在招聘會上,他一眼就相中了翔宇這家企業,優秀的他也被翔宇看中,“我跟公司就這樣看對了眼,緣分吧!”李卓半開玩笑說。
正是這說也說不清的“緣分”,讓李卓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來到公司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李卓來到電子維修車間,從事電子電器類航空器附件維修工作、項目開發工作。在老師傅的帶領下不論是工作態度還是學習能力,他都在進步。李卓告訴筆者,剛開始工作時是不允許新員工獨立工作的,只有上崗一年并通過考核后才能獨立工作。
這期間他不斷學習相關知識、積累維修經驗,承修部件從結構功能較為簡單的燈光、控制盒類部件,逐步拓展到較為復雜的ATC應答機等通信導航、計算機類設備。至今累計修復放行部件860余件,為公司利潤增長做出了一定貢獻。
從車間到技術部 技術提升新階段
圖/吳蒙于璽
2008年,業務能力精湛的李卓被調到技術部工作。顧名思義,技術部里都是工作多年,經驗豐富的高端技術人才,剛剛工作2年時間的李卓,憑借自己的天賦與努力,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技術部的工作與在電子維修車間有所不同,維修車間主要做一些附件的維修工作,而在技術部則主要從事維修項目開發與自動測試設備研發工作。
從維修到研發是一個不小的跨越,李卓用最短的時間適應了這一角色與工作模式的轉變,在技術部工作期間,李卓努力學習先進的電路設計和編程知識,先后開發出ADF接收機測試臺、BPCU自動測試設備、發電機控制組件自動測試設備等十余臺/套手動、自動測試設備,有效提高了維修排故工作效率,其中飛機座艙壓力測試系統于2010年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維修實力、擴展了維修深度。“BPCU自動測試設備的研發,在當時給我出了不少難題。”李卓說。BPCU的特點是接口特別多,操作步驟多,一步出現錯誤后續都會出錯,適合研發自動測試系統。
研發設備初期,李卓帶領同事們寫代碼編程、設備原材料制作,軟硬件同步進行。一切工作就緒,設備調試過程中卻出了狀況。“設備一共有124個接口,調試時只能控制前64個。”李卓說。遇到問題,他跟同事們都很著急,那段時間他們連續待在車間調試,硬件上他們一項項的排查,軟件上一條條代碼去校對。最終,經過近一周的檢查,李卓發現了原來是芯片驅動上的一個小問題導致。“好在最后我們順利解決了問題,不然大家心里都很煩躁。”李卓說。不管是經他手維修的附件還是自主研發的設備,李卓都會把它們當做自己制作的作品去對待。
從技術部到質量部 強化安全意識
2016年,已經工作10年的李卓,從技術部來到了安全質量部。這對一直從事維修工作的他來說是一次全新的體驗,更是一次挑戰。
“以前是跟機器打交道,注意力只是在自己維修的產品上,只要把手頭的活干好就行;來到質量部,更多的是要大局出發,從公司整體安全意識上看待事物。”李卓說。安全質量部的工作是負責公司內審以及安全質量的檢查與管理。2017年,李卓參與翔宇公司AS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工作,“AS質量管理體系對我們公司來說是一件大事。”李卓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AS質量管理體系是獲得國產飛機ARJ零部件維修的必要要素。“這對我們下一步開通國產飛機零部件維修渠道是重要一步。”李卓說。
從前期培訓組織、流程梳理、手冊程序編制,到后期認證審核等各個環節,他積極參與并協助領導以及協調各部門按計劃推進工作。光是整理工作程序,他就從3大體系90多個小項中梳理整合出了40多項,目前該項工作已進入審核驗證關閉階段。“安全質量體系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人人要有安全意識,從事我們這個工作,更要時刻緊繃安全這根弦。”李卓說。作為安全質量部的一員,對其他維修崗位的監督也是他的職責之一。“我也是從維修一線崗位出來的,有時候不是特意挑大家的問題,不是刻意為難大家,而是對于安全質量紅線的100%把關。”李卓說。質量與生產并不是對立的,而是質量服務于生產。
生活中的他很枯燥 朋友不了解他的工作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濟南人,李卓笑稱生活中的他有些枯燥,“以前還喜歡打打籃球,現在愛好是越來越少了。”
盡管李卓的工作與飛機息息相關,但他平時卻幾乎見不到飛機。“我們在機場的北邊,平時送到我們這里來的都是拆卸下來的飛機附件,頂多只能聽聽飛機起降時的引擎轟鳴聲。”李卓說。身邊的親戚朋友知道他是維修飛機的工程師,有時會有親戚朋友問他一些讓他哭笑不得的問題。“是不是經常見到大飛機?”、“飛行員帥不帥?空姐漂不漂亮?”面對這些問題,李卓經常是笑著回答,有些朋友對飛機不太了解,他就拿汽車來比喻。“有一次我舅舅還讓我帶幾塊飛機報廢電瓶回去!舅舅對飛機不太了解,還以為飛機電瓶像電動車跟汽車一樣。”李卓笑著說。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南航新疆:40天運送百萬旅客,這個春運很紅火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