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鵬:那機長的飛行之路
從1998年考入航校開始,那鵬便開始了將伴隨他一生的飛行之路,從一名“準飛行員”到一名真正的飛行員,再到一名機長,如今已經是教員的那鵬對于飛行有著自己的理解。“干一行愛一行”,對于飛行,那鵬說它既是自己的職業,更是他愿意為之傾注畢生的愛好。
2008年放機長 16年飛了15000小時
初見那鵬,他身上的那份自信、從容就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飛行對于那鵬來說既是事業,也是愛好,喜歡飛行的他有著16年近15000小時飛行經歷,從高中畢業考上民航院校開始,他就注定了他與藍天結緣的一生,“小時候很向往飛行員這個職業。”那鵬說,從最初的不了解到現在愛上飛行,他的每一天都在進步。
1998年對于那鵬來說是改變命運的一年,從小生活在沈陽的他那一年因為喜歡,報考了四川廣漢飛行學院,“我從小眼睛就很好,家里人也支持我的選擇。”那鵬說,視力上的優勢給了他很大的信心,果不其然,不僅僅是視力,那鵬其他身體素質也很優秀,經過多次的體檢,他的身體完全達標,通過高考后他順利進入廣漢,成為一名“準飛行員”。
大學四年的學習讓那鵬對飛行員們有了更多的了解,不管是前兩年的理論知識還是后兩年的實操他都完成的很漂亮,最終他順利拿到執照畢業。
2002年,那鵬來到山航成為一名飛行員,“剛開始我在濟南飛,一直到2007年。”那鵬說,之后他便來到青島,一直飛到現在,2008年那鵬放了機長,從此他的飛行之路進入了一段新的篇章。
飛得越久越要小心
從2008年成為一名機長后,如果已經過了10年,那鵬并沒有因為逐漸豐富的經驗與越來越嫻熟的駕駛技術而松懈,每一次飛行他都全身心投入,從飛行前的各種航前準備到實際飛行,直到航班結束后他才能夠把緊繃的弦送下來。“其實飛行越久就會越小心。”那鵬說。飛行中不確定的因素很多,作為飛行員尤其是機長,不管有多少年的飛行經驗都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嚴格按照標準飛行。
那鵬告訴筆者,在2015年時,有一次他執行廣州-武夷山的航班時就比較“考驗”機組。“武夷山機場本身就是一座特殊機場。”那鵬說,那里的跑道很短,周邊地形復雜,一旦發生特情對機組來說是不小的考驗。
飛行過程中,那鵬發現飛機襟翼發生故障,飛機的減速效果降低,增加了落地難度。“當時的情況也不允許我們去其他機場備降。”那鵬說,發現這一情況后他立刻按照程序操作,檢查單、聯系地面、天氣、油量評估……每一步都嚴格執行標準流程,“這些科目我們平時在模擬機訓練過很多次。”那鵬說。原本計劃是副駕駛操作落地,為了保障安全那鵬選擇還是自己操作,最終他按照流程一步步操作后完美落地。“飛行員要對自己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但也不能因為自己經驗豐富就過度自信,不管發生什么都要執行標準。”那鵬說嚴守標準是一名飛行員應具備的素質。
在飛行過程中,有時候會遇到飛機故障,而有時候還會遇到很多人為因素,其中有一次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臺北-青島的航班,一位外籍男乘客突然暈倒了。”那鵬說。他接到乘務組通知說有乘客從廁所出來后就一頭倒在地上,“當時乘務員第一時間對旅客進行施救,很快旅客醒了過來。”那鵬說。他趕緊讓乘務員詢問旅客的狀態,如果旅客身體不允許,他會選擇緊急備降。很快乘務員告訴那鵬,旅客說自己并沒有什么病,只是頭一天吃壞了肚子沒有休息好,加上旅途疲憊才暈倒的。聽到這個消息后,那鵬決定加速前行,盡快到達目的地,一路上他不斷聯系管制,最終航班提前到達。
好教員愛跟學員一起學習
除了機長這個身份,那鵬還是一名飛行教員,不管是帶飛模擬機還是航線,他都盡職盡責,恨不得把自己全部飛行經驗傳授給學員。模擬機帶的學員主要是初始改裝的,他們大多數剛剛從航校畢業對波音737機型一無所知,要學的東西很多,那鵬就在模擬機里一點點的教著他們。“每名學員每天飛2個小時,一般一天要帶2-3名學員。”那鵬說。他常常教導學員學飛行要先學會做人,這是飛行隊伍多年來的傳承。“飛行員是一個要求自律的職業。”那鵬說。
與模擬機帶飛不同,航線帶飛就是“真刀實槍”的真實駕駛,每一名副駕駛在成為機長的道路上都需要積累豐富的飛行經驗,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帶飛教員就顯得尤為重要。“每一名飛行員的成長都會有波峰與波谷,當他們遇到瓶頸期時就需要教員幫助他們去突破自我。”那鵬告訴筆者,教員也是需要經驗的,既要讓學員充分得到鍛煉,又要預判他們可能會出現的差錯,有時學員完成得好,那鵬自己也會很開心。
飛行枯燥嗎?面對這個問題,那鵬沉思了片刻,他說飛行時一項重復性很強的工作,有它本身的枯燥;但飛行也有著自身的魅力,每一次的安全起降都是對飛行員最大的肯定。“在萬米高中之上透過駕駛艙的視角看到我們的家園,那種感覺很美妙也很難形容。”那鵬說。
只要還在飛,就要不斷地學習,那鵬說他經常會跟機組副駕駛討論業務,“我喜歡跟他們互相提問,有時候他們問的問題我不一定能回答,這時候我就會跟他們一起查找手冊去尋找答案。”那鵬說。他不在意自己答不上來,反而他更渴望答案。
“今天我可以住在爸爸家嗎?”
穿上制服,帶上墨鏡的那鵬是帥氣的機長,而脫下制服回到家里的那鵬就變身為兒子最崇拜的老爸。“今天我可以住在爸爸家嗎?”那鵬6歲的兒子每次見到他第一句話一定是問自己可不可以住在爸爸家,原來那鵬的妻子是一名乘務長,“我們就是傳說中的雙飛家庭。”那鵬說,因為夫妻倆都要飛行,兩個人都在家的時候很少,兒子經常要住在爺爺奶奶家,每次見面讓兒子最開心的事就是能夠住在爸爸媽媽家。“每次聽到他這么問其實我心里挺不好受的,覺得孩子這么小很可憐。”那鵬說。只要他在家,他就會把時間都留給兒子。“為了給兒子樹立一個榜樣,我更要好好地飛行。”那鵬說。
馬上就要過年了,作為飛行員那鵬幾乎很少可以跟家人一起過年,去年的除夕夜他就是在天上度過的。“我記得很清楚,去年除夕那晚我飛青島-曼谷,12點時正好在南寧的上空,透過窗口往下看,整個城市燈火通明,節日的氣氛很濃厚,在管制員的童話頻道里,管制員以及周圍的航班飛行員都互相在頻道里拜年,那就是我們民航人的春節。”那鵬說。
提到未來,那鵬希望自己可以安全飛行、快樂飛行、享受飛行,一點一滴的做好自己。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春運首日,飛航地服保障特殊旅客平安出行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