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不怕,飛機艙門在空中砰一聲飛出去……
前幾天印度又發生一起有人試圖在空中打開飛機艙門事件。
據印度GoAir航空的消息,一名搭乘該航空航班的男子,因為在空中試圖開啟飛機尾部艙門,引發打斗,最終被制服并被移交警方。當時,飛機上共有150人。
然鵝事后據警方調查,這就是一起烏龍,該男子是第一次搭乘飛機,錯把飛機尾部艙門與廁所門搞混了。
國外網友戲言這么明顯的標識為什么也會分不清楚
話說即便沒有這次事件,大家是不是也擔心過,飛機艙門會不會砰一聲在空中打開,然后乘客紛紛被“吸”出去?!
現代民航客機的機艙是加壓的,一旦在空中出現艙門打開或破洞,輕則飛機釋壓,重則飛機墜毀。因此,在進行飛機設計時,航空制造商就考慮過艙門設計多重安全防護。
我們在地面看到的各類大門,大都憑借鎖扣、門閂等機械裝置固定。但是,對于飛行在高空的飛機來說,這些裝置還遠遠不夠。
畢竟,鎖扣門閂不保險,如果僅憑這些機械裝置、遇到一個恐怖分子解開鎖扣、打開艙門扳手或者出現機械故障,艙門就有在空中開啟的可能。
所以,航空制造商最終考慮到了大氣壓上。由于飛機艙內氣壓遠比艙外高,這個壓力差就可以讓飛機艙門被牢牢固定在飛機機身上。
當然,很多人以為,飛機機內氣壓比機外大,艙門不就直接給推出去了。這種想法的確沒錯,不過實際在飛機設計中,艙門是被向外的壓力給固定在飛機上。
現代民航客機的艙門主要有三種設計方法。早期的一些飛機,如737艙門實際大小會比門框大。因此,這類艙門不能直接向外推開,而是需要向里拉,在轉過一個角度,以“側身走”的方法再推開到飛機外部。
與737類似的艙門設計,左上角可以看到,艙門用“側身”方法推進推出
在高空中,飛機由內向外被壓在機壁上。在飛機加壓狀態下想打開,要首先向內拉一段距離,除非你臂力高達十多噸,否則不可能將其打開。
當然,現在民航客機更多用的是A320這類側拉平移推門的方式,不能再用將艙門向外頂在機壁上的方法了。但是,他們采用了止動塊來完成這一作用。
一個典型的止動塊結構
圖片來源:機務在線
A320這類飛機的平移實際上不是直接拉到位,而是在關閉后還有一個下拉一小段距離的動作。在飛機的艙門和飛機門框上,都有止動塊,這里的下拉,就是讓這兩塊區域的止動塊互相卡住。當飛機開始加壓后,每對止動塊會互相頂死,完成在空中鎖定飛機的作用。
當要打開艙門時,需要先讓飛機艙門上移一小段距離,使得艙門止動塊錯開,才能外推。但是在加壓作用下,上移一小段也非常人可做到,因此,艙門也無法開啟。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雖然可能拉動了飛機艙門的把手,但最多也就是讓飛機緩慢釋壓,想讓飛機整個艙門打開顯然不太可能。
787艙門,可以看到艙門上的止動塊
不過,有沒有可能讓飛機艙門在空中開啟呢?
有,我們上文其實也已經給出了答案。一個是先讓飛機釋壓,到飛機內外艙門壓力差不大時,就可以將飛機艙門打開。另一個就是超人,擁有十多噸的臂力,靠蠻力將飛機艙門打開。但有這種力氣的人,不如直接在飛機機身隨便找個位置扯個大洞更迅速。
當年,赫赫有名的劫機犯D.B.庫珀,也是在1500米的高度才打開飛機艙門,帶著20萬美金跳傘離開。如果高度再高點,他也不可能打開艙門。
好了,那既然高空中人力幾乎不可能打開艙門,各國為什么還要嚴懲試圖操作的人?
這是因為,1、飛機在低空階段,艙門還是有可能打開的,而現實中很難說能打開和不能打開的臨界點在哪里,因此只能按最保守的方式應對,默認壞人都有可能打開艙門;2、就算艙門打不開,開門操作也可能引發其它故障,造成危險。
因此,咱自己絕對不要試圖在沒得到明確許可的情況下觸碰艙門;遇到有人試圖亂開門,請配合機組人員見義勇為,保不準還有高額獎勵!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沙特之鷹”飛行表演隊先遣組率先抵達珠海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