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航:將關閉香港基地 85名香港乘務員遭“閃辭”
拆了東墻補西墻,總歸不是好辦法。
英航裁員
近日,英國航空以“商業原因”為由,突然宣布將在10月31日關閉香港乘務員基地,更為殘忍的是,85名香港空乘全數被裁。
據消息人士透露,被裁的85名香港員工,工作年齡從5年至32年不等,包括61名長工制員工和24名合同工。
前者中的57人被立即解雇,4人因工傷或病假暫未收到解雇信;24名合同工則會在下月底合同到期后結束工作。
英航對此表現的非常坦然,其一位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裁員決定是在對公司的全球運作進行了“詳細和徹底”的審查之后做出的。
與此同時,該負責人還宣布將完全由倫敦的機組人員來操作香港至倫敦希斯羅機場航線。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英航首席財務官洛梅(Dupuy de Lome)將英航自身的“鍋”推向了國泰航空,他表示由于香港國泰航空每天有五個航班飛往倫敦希斯羅機場,這對我們公司整體的收入會帶來不利影響。
誠然英航目前每天有兩個航班從香港直飛倫敦希斯羅機場,比國泰的少了一些載客量,但洛梅的言辭也確實為整個事件添加了些許黑色幽默的味道。
盡管國泰航空前來“搗亂”,但英航卻對裁員一事顯得頗為鎮靜,明確表示其往返香港和倫敦的航班并不會受到影響,服務水平將保持不變。

英航香港工會主席吳敏兒召開記者會
但由于消息來得突然,這一切都讓香港空乘深感不滿,紛紛強烈批評英航行為粗暴且不負責任。
其中英航香港機艙服務員工會主席吳敏兒在事發當晚就與多名空乘召開記者會,控訴英航此舉不人道,她也質疑英航此舉意在避免工會發起罷工,而采取快刀斬亂麻的手段。
服務英航長達21年、長工制的空服員張小姐則批評英航完全不人道,事前無通知,視員工過往多年付出如無物。
在英航香港服務近6年的合約制空服人員kimie也強烈的表達了自己的憤慨,她譴責英航解雇的手法太不近人情。
更為殘忍是,英航要求根據員工於三日半內簽署補償同意書,否則不會獲發特惠金,以及強積金對沖長服金。
吳敏兒直言說道:“顯然,這是對忠于公司員工的一份背叛。”
節約成本
英航的“商業原因”總讓人浮想聯翩,旨在為關閉香港乘務員基地營運而強行辭退員工的做法雖然沒有突破商業世界中的游戲底線,但卻已然留下了太多供人評論的空間。
美國資深航司航空專家凱斯杰就對此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英航本可以將影響降到最低,沒有必要采取如此激進的做法,現在事態愈演愈烈,很有可能一發而不可收拾。

英航的“商業原因”讓人浮想聯翩
德國漢莎航空的一位相關負責人則直言道:“裁員遮掩不了英航自身嚴重的運營問題。”
英航彷佛自己也“認栽”,其發言人在事后的言論彷佛也印證了大家對于英航的猜想,在裁員事件后,英航承認10月31日關閉香港基地營運是由于香港基地成本效益以及生產力不符合營運指標所導致的。
實際上,英航由于自身經營問題而遣散空服人員在近年時有發生,早在兩年前,新加坡以及巴西基地的空服人員就“慘遭”辭退。
盡管如此,被辭退的香港空乘的境遇也會相對更加“悲慘”,因為英航當年決定結束新加坡基地時,其員工提前6個月便已獲得通知。
對此,民航資深業內人士林志杰稱:“這次裁員主要基于控制成本的角度,為撤銷整個英航香港基地做準備。”
林志杰還補充道:“從成本上考慮,如果撤銷基地,把航空服務轉交給香港機場或者聯盟航空的地面代理,肯定是效益最好的一種做法。”
毋庸置疑的是,在關閉香港乘務員基地后,廣東話、普通話以及熟悉香港文化的空乘將不出現在香港飛往倫敦希斯羅機場的航線上,這對于航線的整體運作會產生些許影響。
如熟悉該航線的香港空乘可以熟練得處理各種突發問題,甚至可以作為中外溝通的“橋梁”,當外籍機師不明白香港控制塔指示時,它們往往也可以協助解釋。
顯然,這一連接中外的“紐帶”已然徹底斷裂。
杯水車薪
實際上,近些年英航在香港的日子一直不算好過,負面消息也是時有發生:
2018年4月,一名英航的香港空乘在網絡上指控英航拖欠工資,引起眾人嘩然。
2017年9月,英航香港基地的基建設施出現小面積坍塌,雖說得到了及時修復,事態也沒有進一步惡化,但是輿論已經傳開,英航的“臉”又被打了一次。
2016年12月,英航香港基地的機械維修在接受例行檢查時出現嚴重故障,4架飛機被緊急召回。
盡管這些英航在香港的問題不斷,但相對于其香港至倫敦希思羅航班業務的慘淡,以上問題幾乎都得不到英航高層最“真摯”的重視。
據公開數據顯示,英航香港—倫敦希斯羅機場的航班的上座率(經濟艙+兩艙)已經連續5年下滑,平均年降幅達到8.76%。
英航母公司英國國際航空公司(IAG)的言辭則一語中的,在集團半年度財務收益會議上英航相關負責人就明確表示: 香港—倫敦希斯羅航班業務表現不佳。

內憂外患的英航
對此,有業內人士稱:“ 英航明顯在這條線路上賺不到錢,通過裁員來降低成本的做法也是杯水車薪。”
該業內人士補充道:“英航還是要在航線上座率上下功夫,否則拆了東墻補西墻的事情也會不斷發生。“
實際上,近年英航所遇到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既要在歐盟內部應對低成本航空挑戰,也要考慮到油價上漲造成的壓力。
與此同時,英航內部矛盾也頻頻發生。近年,英航員工已多次因待遇不佳爆發罷工,為英航帶來了不少損失。
去年7月,因不滿公司拖延薪資談判,英航員工再次發動長達兩周的罷工表達抗議。
早在2015年3月,因抗議英航管理層的裁員及修改員工合同行為,英國的英航空乘投票決定罷工。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今年9月初,英國航空公司訂票系統曾遭黑客入侵,8月21日到9月5日期間客戶訂票信用卡信息及個人資料遭黑客攻擊盜取,涉及約38萬名客戶,而且無論是通過網站還是手機APP購買的客戶,都沒能幸免。
內憂外患,現在英航的日子的確不好過,盡管其香港—倫敦希斯羅機場的航線并沒有被取消,但是“突襲”裁員香港空乘人員的做法讓人總會有些不寒而栗。
商業世界潮起潮落,公司自身營收的窘境往往并不能通過裁員的方式得到徹底解決,因為畢竟錢并不是省出來的,而是賺出來的。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豪華航空公司為啥拿了520億美元補貼還是不掙錢?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