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支線航空與國產支線飛機發展論壇”在西安舉行
11月28日,由中航西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聯合主辦的 “2018年支線航空與國產支線飛機發展論壇”在西安閻良舉行。來自民航局、地方政府、機場集團、航空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及“一帶一路”沿線十余個國家的適航官員等共100余位嘉賓代表齊聚中國航空城,共商支線航空與國產支線飛機發展大計。航空工業特級專務、國際事務部部長劉林,民航局適航司副司長張森,西安市工信委副主任韓博分別在論壇上致辭。
劉林在致辭中表示,五年來,“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和世界提供了新的合作方案,航空工業在此基礎上特別提出“空中絲路”計劃,致力于建立“空中絲路”聯盟,積極促進制造企業和金融機構聯合、航空產業與非航空產業聯合、國內和國外企業聯合,助力實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航空能力提升和經濟共同繁榮。希望論壇以開放共贏的態度,為各方建立順暢的溝通機制和良好的合作平臺,共同推動國產民機產業和支線航空事業的發展,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更好的航空產品與服務。
張森指出,發展支線航空和支線飛機是中國民航和航空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國產民機的快速發展,民航局在提升適航審定服務水平的同時,也積極與運營國產民機的各國民航當局建立對話溝通機制,共同支持國產民機海外安全順暢運行。民航局愿意與各相關領域共同努力,把握“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機遇,共謀發展,共建共贏,在國產支線飛機和支線航空領域共同繪制出一幅精彩的畫卷。
韓博強調,論壇主題“發掘一帶一路民航需求 共促航空產業互聯互通”與西安市“一帶一路”建設行動計劃高度契合。航空產業是大國崛起和綜合國力提升的重要標志,在國民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面對“一帶一路”倡議新機遇,西安市將繼續把航空產業作為優勢產業和主導產業,出臺相關政策持續助力航空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加快發展,為國產飛機與支線航空發展,為地方與區域經濟的振興,為小康社會的建成與“中國夢”的實現,做出更大的貢獻。
與會嘉賓分別就民航管理促進國產民機戰略實施、民航國際合作、航空公司與制造商合作展望、國產民機與支線航空協同發展、干支協同發展、區域航空的差異化價值模式、國產飛機租賃模式等各領域進行了多層面的專題發言,詳述了支線航空作為現代航空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滿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基本航空需求,提升通達性,促進經濟發展方面具有的重要戰略意義。嘉賓們還從不同角度對國產支線飛機研制、運營的現狀闡述了各自觀點。
航空運輸業與航空制造業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性產業,也是落實“一帶一路”倡議、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重要領域。當前,我國正在全面推進建設航空強國和建設民航強國目標的實現,支線航空作為民航運輸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促進社會資源流動、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交通方式。
2005年,國產支線飛機新舟60首次飛出國門,百余架飛機相繼開拓了亞、非、南美等十余個國家的民航市場,在“一帶一路”沿線架設起了“空中絲路”,顯著改善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眾交通出行狀況,在沿線國家區域聯通和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2007年底,新舟飛機在國內開飛,十多年來逐漸探索出“黑龍江模式”“阿拉善模式”“煙大快線”“特色旅游航線”等多種符合區域經濟發展與民眾需求的運營模式,成為踐行基本航空服務與民航惠民政策的主力機型。
目前,在中國民航機隊中支線飛機占比不到2%,而全球平均水平為25%。隨著國家“軍民融合”戰略、“一帶一路”倡議、“兩干兩支”發展戰略持續推進,以及《關于促進支線航空運輸發展的若干意見》《支線航空補貼管理辦法》等政策相繼出臺,政府對于支線航空的扶持政策已經開始逐步落地,支線航空發展的窗口期已經來臨。未來,中國航空工業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民航與通航運營發展為推手,加快全新一代渦槳支線飛機新舟700的研發進度,持續推進新舟60與新舟600飛機的多用途及系列化發展,沿著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的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本屆論壇是2016年起連續舉辦的第三屆“支線航空與國產支線飛機發展論壇”,也是繼今年國家“中非合作論壇”、航空工業“空中絲路論壇”之后又一場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重要活動。來自各領域的專家代表共聚一堂,為支線航空與國產支線飛機未來發展出謀劃策,為國產支線飛機和支線航空發展指引了前行的方向,充分展示了中國航空工業踐行“一帶一路”合作倡議,與政府部委、民航部門、社會各方、沿線國家政府與航空公司等共同搭建“空中絲路”的決心。
此次論壇成功舉辦,再次提升了行業內外對航空產業布局“一帶一路”建設的關注度,后續的建設推進更加明晰,中國航空產業在“一帶一路”及沿線國家的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論壇還為航空制造、民航運輸與政府部門共同探討支線航空與國產支線飛機更好發展建立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對充分發掘“一帶一路”民航需求,增強以新舟系列為代表的國產民機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影響力,共促航空產業各領域互聯互通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鄂爾多斯機場集團與天驕航空、中國商飛洽談航空產業合作事宜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