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航劉子義:藍天守望者
劉子義:1955年出生,1974年參加工作,1995年3月份進廈航,2015年5月退休,曾任杭州分公司飛行分部書記。
劉志佳:2007年進入廈航,現為飛行總隊機長教員。
因為熱愛飛行,19歲時,劉子義選擇參軍成為了一名殲擊機飛行員,他駕駛戰(zhàn)鷹守護祖國的藍天,一飛就是21年;因為熱愛飛行,40歲時,不惑之年的劉子義選擇重新出發(fā),從一名空軍特級飛行員轉型為民航飛行員;如今,年過花甲的劉子義選擇返聘成為一名模擬機教員,仍然守望著這片藍天。而他的兒子劉志佳也追隨著父親的步伐,成為了一名廈航飛行員。

圖:在空軍飛殲擊機時期的劉子義 廈航供圖
從特級飛行員變?yōu)轱w行學員
劉子義在空軍飛了21年,期間他娶妻生子,雖然工作忙碌,但一家人其樂融融。然而1995年,他家的生活軌跡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劉子義決定重新出發(fā),幾經周折后,他從一名空軍殲擊機特級飛行員變成廈門航空的一名飛行學員。
轉業(yè)到廈航意味著他要離開北京,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廈門,離開妻兒,當時他兒子才讀小學四年級,他愛人雖然有怨言但還是支持丈夫的決定,“當時我是加機組來的,坐MF8102航班晚上很晚到的廈門,機長是梁峰,副機長是關鍵。”劉子義對于當時離開北京到廈航報到的情形仍記憶猶新。
第二天,時任廈航總經理的吳榮南一大早就到航空賓館接他,并召集了相關部門的負責人,現場辦公,迅速將他到廈航的各項手續(xù)落實了下去,就這樣劉子義算是加入了廈航。由于他很快就到了美國進行模擬機訓練,沒來得及回去辦手續(xù),空軍還保留著他的軍籍,直到兩年后他才正式轉業(yè)到廈航,“就這樣我的工號都排到兩千多了。”劉子義笑著說道。
2015年,劉子義退休,但一天都沒休息,就又返聘回公司擔任模擬機教員,帶教從國外培訓歸來的大改駕飛行學員。“我的家人都在北京,就我自己在廈門”劉子義家里的廚房很干凈,因為他更愿意去公司食堂吃飯,“從十幾歲開始就一直吃食堂、穿制服,在部隊是穿軍裝,到廈航后就穿公司飛行制服”。在他眼中公司就是他第二個家。

圖:廈航首批“大改駕”飛行員 廈航供圖
剛來的時候小時費五六塊錢
“1995年,廈航只有十架飛機,三十幾名飛行員。現在發(fā)展到200多架飛機,2000多名飛行員了,飛行員小時費也從一位數漲到了四位數。”劉子義覺得廈航的發(fā)展壯大,是一代代廈航人艱苦奮斗、開拓創(chuàng)新的碩果。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全國各地都在成立航空公司,當時飛行員主要來自于空軍飛行員轉業(yè)。劉子義進廈航時,卻是和廈航第一批大改架學員一起訓練的。剛開始他有些不解,公司為什么招收沒有接觸過飛行的大學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越發(fā)驚嘆于廈航敢吃螃蟹的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
高校畢業(yè)生文化層次高,他們能迅速吸收國際上先進的民航技術和理念,首批四名大改駕學員在國內進行了飛行基礎理論培訓和英語能力強化訓練,便送往國外一流的飛行學院進行為期一年的飛行駕駛技術訓練,最終培養(yǎng)出了廈航第一批自主培養(yǎng)的民航飛行員。
這種廈航首創(chuàng)的培養(yǎng)飛行員模式,因為成本低、周期短、起點高、技術好的優(yōu)勢,迅速被國內各民航企業(yè)所借鑒采用,“大改駕”方式培養(yǎng)起來的飛行員也成了廈航這些年突飛猛進發(fā)展的重要動力。
執(zhí)飛航班后,劉子義看到公司領導經常工作到最后一個航班回來才下班,遇到延誤,凌晨以后回來的航班,公司領導都親自到機坪上接機,廈航堅韌不拔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深深感動了他們這些從部隊出來的飛行員。當時不管航班延誤多晚,廈航飛行員都要把航班飛完,甚至飛到凌晨四五點。“延誤到什么時候飛到什么時候。”為了節(jié)約成本,劉子義他們都盡量不在外地過夜。時間久了,空中管制都開玩笑地說:“凌晨以后,中國的天空是屬于廈航的,無線電里都是廈航飛行員的聲音。”那時候局方還沒有飛行小時限制,劉子義一個月最多能飛到一百五六十小時,而那時飛行員小時費才五六塊錢。
艱苦奮斗、開拓創(chuàng)新的廈航精神基因也漸漸融入劉子義的血液中,在此后工作中他也始終踐行著廈航精神。
2008年,當時杭州分公司籌建飛行分部,劉子義又一次重新出發(fā),奔赴杭州,任飛行分部書記。他和從廈門、福州調過去近三十名飛行員一起,齊心協(xié)力把飛行分部建立了起來。在外面呆了那么多年,劉子義心里明白,這些飛行員心里都想能在杭州安家,但戶口問題成了擺在劉子義面前一個大難題,沒有戶口就沒辦法買房、孩子沒辦法上學。
當時杭州市對于外地戶籍轉入有嚴格規(guī)定,于是劉子義給公司寫了一份報告,公司領導了解情況后特意做了批示全力支持,杭州市把那批飛行員作為特殊人才特批了。這也是公司最早的屬地化管理先例之一。

圖:退休后的劉子義 廈航供圖
在廈航當飛行員很好
在劉子義心中,最自豪的除了能翱翔藍天41年和見證了廈航由小到大跨越式發(fā)展,還有就是兒子劉志佳也成為了廈航的一名飛行員。

圖:劉子義的全家福 廈航供圖
小時候,劉志佳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偷偷打開父親的行李箱,戴上飛行員頭盔,穿上飛行夾克,把自己打扮成一名戰(zhàn)斗機飛行員,拿著父親的飛模玩“空戰(zhàn)”,他覺得飛行員是世界上最酷的人,從小就向往天空。大學畢業(yè)后,由于視力原因,劉志佳進入了國航,成為了一名簽派員,因為在他看來這是“離飛行員最近的職業(yè)”。
2007年春節(jié),他們全家到廈門過春節(jié),劉志佳得知局方降低了飛行員視力要求,這讓他喜出望外,第二天他就去了航衛(wèi)處體檢,結果他完全符合局方對飛行員身體素質的所有要求。
“來廈航吧,廈航的未來足夠你施展拳腳。”父親的話讓劉志佳下了決心,他從國航辭職,進入廈航成為一名大改駕飛行學員,父子倆都很默契的沒有對同事提起,所以很長時間,公司基本沒有人知道他們是父子,“我相信我能憑自己的能力成為一名機長”,劉志佳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成為了機長、教員。他一直念念不忘,剛上飛機成為一名見習副駕駛的時候,教員對他的教導,他在飛機上都尊稱教員為老師,他覺得這樣的稱呼才能表達他對教員的感激之情。除了技能,老師們也讓他建立了優(yōu)秀的飛行意識和品質。

圖:劉志佳正在授課 廈航供圖
在談到家庭條件變化時,父子倆都用了“感恩廈航”這四個字,他們覺得作為公司的一份子,公司持續(xù)盈利,他們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而且隨著公司的發(fā)展,聲譽也在不斷提高,每次他們出去參加一些聚會或社會活動,經常能感受到他人羨慕的眼光,“在廈航當飛行員很好啊”,常常有人這樣說,這也讓他們備受鼓舞。
“我會像老師教我一樣去教新的學員。”現在,劉志佳也成為一名飛行教員,父子倆見面也總是聊帶教飛行學員的事情,他們都希望能把自己的所學傳承下去,也希望更多的年輕飛行員能充實到廈航飛行隊伍中來,讓廈航越飛越高,越來越好。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南航:推進大運行戰(zhàn)略 新疆GOC正式揭牌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