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機場集團與河南博物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骨笛悠揚,編鐘陣陣。琴瑟琵琶和鳴,風為裳,水為佩,穿越千年,再現華美漢代樂舞。12月18日,華夏古樂團亮相鄭州機場,為過往旅客帶來了一場氣勢恢宏的視聽盛宴。
千古樂音 華夏正聲
華夏古樂團通過編磬,新鄭歌鐘,瑟,琵琶,簫,笙,古箏,笛子等樂器演奏了《鹿鳴》、《漁翁調》、《牛虎斗》等曲目,并在現場復原了漢代樂舞《七盤舞》、《胡騰舞》,一時間中華傳統藝術與現代化的航站樓完美契合,精彩紛呈。
過往旅客也聞聲而至,紛紛駐足觀看,享受這難得的文化盛宴,并用手機記錄下這精彩的一刻。
簽署戰略協議
12月18日當天,河南博物院與河南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在鄭州國際機場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暨華夏古樂助力中原文化機場建設專題展演。省博物院院長馬蕭林、機場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衛東,省博物院黨委副書記丁福利、省博物院副院長張得水,機場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胡海萍,以及雙方單位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在簽約前,機場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衛東和省博物院院長馬蕭林就文化機場建設和促進中原文化傳承傳播舉行會談。
馬蕭林院長表示,河南博物院作為首批中央、地方共建的國家級博物館之一,肩負著展現河南厚重歷史、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使命。而素有“中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美譽的“鄭州國際機場”,乘“空中絲綢之路”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建設的東風,近年來發展迅猛,領跑業界,旅客流量大、品味高,是傳播中原文化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窗口。在國內外,大型機場與博物館的合作共贏已有一些成功范例。此次河南博物院與河南機場集團結成的戰略合作,是雙方發揮后發優勢、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更好地探索跨界合作、拓展服務功能、謀求強強聯合、實現互補共贏的一次新的大膽嘗試。期望通過合理有效地利用鄭州機場一流的公共空間和河南博物院獨特的文博人才與資源優勢,讓廣大旅客在機場往來、等待之余,感受到來自中原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呈現給旅客一個更加美好難忘的機場、更加美好難忘的河南。
李衛東董事長在會談中表示,河南機場集團作為服務河南改革開放的窗口,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打造內陸對外開放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撐。集團公司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需要突出人文關懷,積極為旅客提供高品質的出行體驗,不斷增強集團公司軟實力,把鄭州機場作為河南名片推向全世界。希望通過河南博物院專業團隊對鄭州機場進行專業的文化塑造規劃,把河南多彩的文物藏品與雄厚的文博專家資源利用好,與河南機場集團“文化機場”建設的理念結合好,共同豐富旅客體驗、擴大社會及國際影響,把鄭州國際機場的文化品位提到一個新的高度。
馬蕭林院長、李衛東董事長共同簽署了《河南博物院、河南機場集團戰略合作協議》,并共同為省博物院捐贈機場集團的精美書籍揭彩。
河南博物院對鄭州機場候機區、貴賓室等公共區域進行考察
儀式結束后,李衛東董事長、胡海萍副總經理陪同省博物院馬院長一行前往T2航站樓觀看省博物院華夏古樂團帶來的“千古樂音 華夏正聲”專題展演。
此次雙方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是機場集團大力推進“文化機場”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機場集團踐行真情服務、豐富旅客出行體驗的新載體。機場集團將圍繞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中原文化傳承,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為旅客出行提供美好的乘機體驗,為機場集團中原人文機場建設增光添彩。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首都機場:榮獲2018年度氣候領袖企業稱號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