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空港:安-225首飛30周年
圖:安-225飛機 圖片來源:ANTONOV Airlines
1988年12月21日,安-225成功首飛。30年后的今天,這架被稱作“夢想”(Mriya)的飛機,依然以640噸的最大起飛重量和253噸的載重量,穩穩占據著“世界上最大的飛機”這一號稱。
為滿足背負運輸暴風雪號航天飛機的需求,安東諾夫設計局于1985年春天,開始在安-124戰略運輸機的基礎上,研制一種超大型特種飛機。在短短三年半之后,安-225的首架原型機(CCCP-82060)于1988年11月30日出廠,12月21日完成首飛。
圖:安-225飛機 圖片來源:ANTONOV Airlines
1989年5月3日,安-225完成了背負暴風雪號航天飛機的首次飛行,并參加了那一年的巴黎航展。“夢想”龐大的身軀在航展上引起了轟動。然而隨著蘇聯經濟形勢的惡化,太空計劃停滯,暴風雪號航天飛機也僅僅在1988年完成一次無人太空飛行后便被束之高閣。從此安-225失去了用武之地。下面這個視頻,展示了安-225背負航天飛機作業的全過程。
圖:安-225飛機 圖片來源:ANTONOV Airlines
1999年,安東諾夫設計局發現了新的商機,他們手中的安-124是整個商業航空市場上唯一能夠提供超大型貨物運輸的機型,而其他西方民用飛機要么貨艙尺寸太小,要么商載重量有限。這一商業嘗試迅速獲得了成功,安東諾夫設計局也將目光投向了更大的貨艙和商載的安-225。為適應民航法規完成了一系列的航電設備改裝,并對結構進行了進一步加強后,安-225于2001年4月7日迎來了她的第三次“首飛”。
圖:安-225飛機 圖片來源:ANTONOV Airlines
圖:安-225飛機 圖片來源:ANTONOV Airlines
2001年9月11日,安-225運載4輛主戰坦克,完成了1000公里的閉合航線飛行,創下了253噸的載重世界紀錄。2002年1月3日,安-225正式投入商業包機運營,第一單生意便是“送盒飯”。她從德國斯圖加特飛往安曼,為駐扎在那里的美軍送去了187.5噸/21,6000份野戰口糧(MRE)。
圖:安-225飛機 圖片來源:ANTONOV Airlines
2006年9月30日,安-225首次來到中國大陸,運載了182噸貨物從德國柏林出發,途徑俄羅斯,抵達石家莊。石家莊在成功保障了安-225包機后,也被局方“欽定”為了國內安-225的唯一運營機場。安-225在中國大陸唯一一次不在石家莊機場起降,是2015年12月14日。這是安-225第8次來華,從德國輸來了180噸的整車生產模具。然而由于石家莊大霧,安-225只得前往天津備降,并于當日下午飛抵石家莊。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