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 他給幾千名空姐拍過照片……
一提起空姐,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是笑容甜美的服務員?作息不規律的職業女性?還是關鍵時刻能夠救死扶傷的專業人士?
可曾想過,空姐也是我們日常出行方式的見證人。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彈指一揮間,回望過去,人們的出行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飛機作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類交通工具,體現了人們出行方式所產生的質的飛越。而同樣見證這一歷史變化的,還有一代代機上服務人員——空姐。
在民航圈,有這樣一位攝影師,他通過記錄空姐們的一顰一笑、工作生活以及服務細節上的變化,一窺背后出行方式的轉變。這些,正體現了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巨大成就。
林宇定,前南方航空報社首席攝影師,從1985年作為《廣州民航報》的攝影師,在一架三叉戟客機上拍下了第一位空姐開始,直至2015年退休,30年來,他的鏡頭對準得最多的群體,便是空姐。
Q
30年來,您拍過多少位空姐?
林宇定
數不清了,大概好幾千名吧。
在林宇定拍下的空姐照片里,不同年代的空姐們,她們的制服演變、服務方式等,都帶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既有形象展示的動人一瞬,也有溫情服務的點滴回憶;既記錄了南航發展的重大節點,也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的諸多印記。
讓我們跟隨他的照片,開啟一場美麗時光之旅……
80年代
關鍵詞:航班少、機型小、騎車上班
拍攝年份:1985年
照片簡介:照片主人公名叫楊黛琦,當時是民航第六飛行大隊乘務隊乘務員,在三叉戟客機上,她作了一個迎賓的姿勢,林宇定舉起相機拍下這個瞬間。這是他拍的第一張廣州民航空姐形象。
拍攝年份:1985年
照片簡介:民航廣州管理局第六飛行大隊的乘務員飛行歸來。
拍攝年份:1986年
照片簡介:民航廣州管理局的乘務員在波音737-200型客機上服務。
拍攝年份:1986年
照片簡介:第一圖為飛完航班后,乘務員們打著小傘,準備穿越停機坪到附近的單車棚;第二圖為騎自行車下班回家的空姐。
看老照片聊改革開放
“80年代早期那會兒,坐飛機要開介紹信,機票也比較緊張,因為飛機少,航班少,座位少。當時廣州民航的主力機型是波音737-200型和三叉戟,大概100多個座位那種。那會兒也沒有廊橋,乘務員飛完一天的航班后,直接下機走到停機坪附近的單車棚,騎自行車回家去。”
——林宇定
90年代
關鍵詞:制服改革、包機返鄉
空 乘 制 服 演 變
拍攝年份: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
照片簡介:從深藍、軍綠、灰色為主要著裝顏色的年代,直至大紅色雙排扣的制服款式,標志著中國民航逐漸飛向世界各地,國際合作交流日益頻繁,空乘制服也逐漸與國際接軌。
拍攝年份:1995年
照片簡介:春節前夕,搭乘南航波音777包機返回家鄉四川的外來務工者。
看老照片聊改革開放
“90年代南航開始大量引進飛機,有波音777和空客320等機型,飛機座位數猛增。而廣大老百姓的經濟條件也好了,坐飛機的條件也成熟了,那會兒坐飛機成了一件家常便飯的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拍外來務工者包機返回四川老家,因為不少人是夫妻倆一齊出來打工,在那次包機上看到他們還帶上了在廣東出生的小寶寶。客艙里充滿了歡聲笑語和回家團圓的愉悅氛圍,我抓拍下乘務長哄孩子的一瞬間,這不,旁邊的媽媽臉上也樂開了花。”
——林宇定
2000年至今
關鍵詞:大機型、國際化戰略、空中服務品牌化
拍攝年份:2000年
照片簡介:南航乘務員為身體不便的老年人旅客服務。
拍攝年份:2002年
照片簡介:2002年,南航聯合重組新疆航空公司和北方航空公司,林宇定邀請三位代表當時各自航空公司的空姐合影紀念這一歷史時刻。
拍攝年份:2004年
照片簡介:廣州白云機場轉場頭一天,幾位空姐在波音777-200型客機前留影,告別老機場。
拍攝年份:2005年
照片簡介:南航招收的首批日籍空姐為旅客提供服務。
拍攝年份:2006年
照片簡介:南航招收的首批韓籍空姐培訓結業那一刻。
拍攝年份:2010年
照片簡介:保障廣州亞運會的南航空姐志愿者們,在賽后來了張大合照。
拍攝年份:2012年
照片簡介:南航A380成功首航廣州—洛杉磯。在美國當地的發布會上,南航空姐表演民族服裝秀,受到當地好評。
拍攝年份:2013年
照片簡介:波音787首航北京前,乘務員自拍留念。
拍攝年份:2013年
照片簡介:南航贊助澳大利亞悉尼文化節,成為該文化節首個外國大型企業贊助商,進一步提升南航在澳洲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圖為悉尼文化節上展示南航形象的空姐。
供圖:鄧蔚紅
供圖:薛潔
拍攝年份:2018年
照片簡介:80年代的乘務組要自己騎自行車上下班,到了90年代之后,南航就開始提供機組車保障服務了,在空勤人員集中居住的小區都設有乘車點。2004年白云機場轉場后,南航還專門在花都各小區沿線開通了機組車停靠站點,保障空勤人員們的上下班出行更為舒適便利。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如今許多空姐也有了自己的私家車,這也是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一個時代縮影。
看老照片聊改革開放
“這些年以來的一個強烈的感受是,對外,南航不僅機型先進了,服務品質也在提升,力爭把服務工作做得更好更細致。乘務員的新制服展示新形象,不同國籍乘務員的引進增進了對多元文化的溝通理解,而新開的許多國際航線也為她們帶來了更加開闊的國際化視野。對內,在員工的各類服務保障方面也在逐年提升,體現了南航對員工的關愛。”
——林宇定
從這一組組照片可以看出,改革開放40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出行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南航空乘也從僅僅提供報紙、茶水的單一服務到如今空中服務的品牌化、標準化、體系化;南航也推出了一系列“木棉系”服務產品,著力打造國際化精品標桿航線,深入開展國際合作,穩步有序開拓國際市場,這些都彰顯了改革開放40年帶給中國民航的巨大變化。
如今,有超過15000名南航空乘在飛往世界各地的航班上為旅客提供熱情周到的客艙服務,其中還包括了200余名來自日本、韓國、法國、荷蘭、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等國的外籍空乘。不同膚色、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南航員工和諧共處,各展所長,他們是南航服務文化的傳播者、航班上的“文化大使”,傳播中國文化,讓更多的各國旅客喜愛南航,了解中國。
攝影:林宇定(除署名外)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4名空姐超時工作1分鐘被罰55萬 按此標準有的公司能被罰垮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