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占領:當好轉場投運的示范標兵
5月31日,結束在廣州的工作任務后,廈航北京大興機場建設(投運)指揮部指揮長羅占領沒有休整,立即驅車趕到深圳機場坐飛機回北京,抵達駐地時已經過了零點。
6月1日是個周六,但羅占領6時30分就起床了,他從七層的住處下到六層的辦公室,開始籌備兩天后要開的協調會。
6月2日,羅占領和同事們又忙碌了一個早上,午飯沒顧上吃就趕到首都機場坐飛機回廈門開會。
6月3日,關于轉場投運的協調會一結束,羅占領又匆匆坐上了回北京的航班……
近兩年來,這種“5+2”“白+黑”“到處飛”的全天候工作模式對于羅占領來說已成家常便飯。
2017年8月,廈航組建京津冀協同發展辦公室暨北京大興建設(投運)指揮部,著手實施北方總部發展戰略。被任命為辦公室主任和指揮部指揮長的羅占領接過了3個沉甸甸的任務——拿出廈航北方總部戰略的布局規劃;取得多方面支持,解決保障資源問題;確保轉場工作高質量完成。
按照既定的計劃,廈航旗下的河北航空將在今年9月大興機場開航之初投入運營,廈航、江西航空將在2020年3月一次性轉場。“‘帶頭轉場,盡快轉場,一次性徹底轉場’,不管困難有多大,我們必須當好轉場投運的示范標兵!”羅占領自信而堅定地說道。
使命擔當的背后,是必須完成的333項投運準備工作,是必須與北京大興機場管理中心簽署的31項協議,工作內容涉及投運方案、演練方案、轉場步驟、航班計劃、地服運行模式、運行資源保障、設備設施等方方面面,千頭萬緒。而組建初期,指揮部上上下下只有5個人。“現在,指揮部常駐人員也只有12個人。人少,就一個人當幾個人使。”羅占領說,“每個人都是精兵強將,每個人都是‘活字典’,每個人閉上眼睛,眼前就能浮現大興機場平面布局圖和配套交通圖。”
隨著大興機場建設工作的推進,航站樓室內外格局初具雛形。羅占領開始考慮如何在大興機場彰顯廈航式服務的品牌特質。“旅客的需求、旅客的體驗,必須自己當旅客去實地走上幾遍才能知道。坐在辦公室里看布局圖,想破腦袋也不可能確定出最優的地服業務模式和服務流程”。
航站樓旅客乘機過程模擬,羅占領已經走了5次。行走路線、行走步數、上下扶梯情況、行走時間等,被羅占領一一摸透。
進入2019年后,緊迫感在指揮部的辦公室里變得愈加濃烈。一張《廈航大興機場投運工作管控計劃圖》擺上了每個人的案頭,只見圖上一條時間軸橫貫兩端,時間軸下端是大興機場的建設進度,上端則用不同顏色的色塊框出指揮部每月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務。記者看到,在任務繁重的月份,窄窄的時間軸上足足堆疊著10個任務色塊。
在轉場投運的決勝階段,羅占領和指揮部副指揮長鄧惠聰決定改變原來“固定人員、固定職能”的工作模式,創建了“聯合辦公”機制,實行專項工作組責任制,每個月根據具體工作任務,從總部選派不同人員到大興集體辦公,完成任務后專項工作組即刻解散。這一“短平快”的創新工作模式實現了對任務色塊的“各個擊破”,從而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同時節約成本。
在指揮部辦公室的墻上,在許多指揮部成員的案頭,都有著同一張照片。那是大興機場首場試飛任務結束后,指揮部的所有成員和廈航執行任務的波音787“聯合夢想號”飛機的合影。聊起這張照片,羅占領和鄧惠聰無比自豪。“5月13日,廈航的‘聯合夢想號’是首都上空亮眼的一抹色彩!”鄧惠聰說。
輝煌的時刻是無數艱辛鑄就的。羅占領4月27日那天才得到廈航被指定承擔首次試飛任務的通知,從那一刻起,他便開始帶領著指揮部的成員們不眠不休、日夜奮戰,一次又一次往返北京和廈門開展協調工作,對著《試飛準備工作清單》上近百個細節逐條逐項“過篩子”。
為了確保每一個環節都精確到秒,羅占領和鄧惠聰多次到試飛現場,反復模擬踏勘保障流程,甚至開著車子模擬飛機滑行、起飛、落地的路線。
5月13日的黎明時分,指揮部的試飛準備工作全部就緒,大家揉一揉熬紅的雙眼,互相鼓舞著進入試飛保障現場。9時45分,“聯合夢想號”在大興機場西一跑道順利落地,當引擎的轟鳴聲越來越近,跑道上黃沙漫卷,許多指揮部的成員在那震撼人心的一刻留下了淚水。
時間撥回到4月30日,正值指揮部開足馬力展開試飛準備工作的當頭,羅占領給在河北老家的母親打了一通電話。他告知已經72歲的母親,今年的“五一”假期不回家了。母親對他說,要踏實工作,不用常常打電話回來,家里一切都好。那個“五一”假期,指揮部的大部分成員都沒有回家,甚至沒有離開駐地所在的那棟樓。
羅占領的家在石家莊,距離北京不過一個小時的高鐵車程。但是他已經2個月沒回家,隨著轉場投運工作進入更加關鍵的階段,回家已經不在他的考慮范圍內了。“我上一次回家的時候,拉回來一行李箱我愛人蒸的饅頭,但是沒幾天就吃完了。”羅占領笑著說。
望著窗外日漸繁華的龐各莊鎮,羅占領告訴記者:“其實指揮部就是家,原本荒涼的鎮上有一家小小的蘭州拉面館,是大家湊在一起熱鬧一下的地方。有誰過生日了、加班肚子餓了,大家就圍坐在一起,吃碗熱騰騰的拉面,感覺挺溫暖的。”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柴彬:青春奮進正當時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