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老機長和他愛的那些飛機
▲航校時與初教六飛機合影
功勛飛行員、國家一級飛行員、南方航空公司C類飛行教員、民航局委任代表......還有20天,榮譽等身的張建設就要退休了,自1978年從航校畢業后,今年是他安全飛行的第40年,也是改革開放的第40年。40年里,張建設見證了中國民航的發展,機型不斷更新,機隊規模不斷壯大,逐步邁向世界民航強國之路。
每趟航班僅有十幾名旅客
1978年3月,民航脫離軍隊建制,實行企業化管理。此時的中國民航局是政企合一的單位,下設北京、上海、 廣州、成都、蘭州(后遷至西安)、沈陽6個地區管理局。恰逢改革的年代,原本作為空軍征兵入伍的張建設,畢業時卻成為了民航自主培養的第一代飛行員,被分配到烏魯木齊民航第九飛行大隊(屬蘭州管理局)工作。
▲張建設(右)和同事在第九大隊時與運五合影
在那個年代,支援邊疆是只有技術好、政治條件好、形象好的“三好”飛行員才有的機會與榮譽。當時新疆的自然條件和工作條件十分艱苦,尤其是冬季,動輒就是零下20至30攝氏度的低溫。雖然在那里,張建設執飛過不少機型,如運-五、伊爾14、云雀,但是這些飛機幾乎都是20世紀50年代的老飛機,沒有空調,沒有氣象雷達,沒有現代儀表設備,更沒有自動駕駛,全靠人工操作和目視進近,在當時很容易造成飛行員迷航。且那個年代,坐飛機還是稀罕事,張建設駕駛飛機主要從事播種、施肥、除草、滅蟲等農林任務,只有在冬季任務較少的時候,才會將它作為客機運輸旅客。當時的第九大隊僅有少數幾條航線,且航程短、班次少、多為疆內航線,每趟航班僅有十幾名旅客。
親歷改革重組 轉飛大飛機
上世紀90年代初,民航系統再次進行重大的體制改革,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各省(區)局的航空運輸隊伍從省(區)局分離出來,成立航空公司, 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平等競爭。于是,1992年,民航河南省局率先實行體制改革,南航河南分公司正式成立。
▲1992年河南分公司正式運營揭牌
公司成立之初,百業待興,急需建立一支訓練有素的飛行隊伍,于是從民航系統其它航空公司大量招聘飛行員。懷揣著飛大飛機夢想的張建設也在此時來到南航河南分公司。1993年8月,河南分公司首架波音737-300型飛機抵達鄭州,這是整個中原地區的首架可載百人以上的大飛機。
▲1993年河南分公司引進首架波音客機
由于新型飛機的引進,張建設面臨著轉機型的挑戰,但是他憑著對飛行的熱愛,抓緊一切飛行間隙刻苦鉆研技術。由于波音飛機對英語通話有要求,從未學過英語的他一次不拉地參加培訓,每次飛行前在駕駛艙里對著課本逐個記憶各種設備的英語名稱。經過刻苦的努力,張建設成為同齡機長中最早具有國際資格的。
▲上世紀90年代張建設剛執行完飛行任務
1997年,鄭州新鄭機場投入使用,在此經停起降的航空公司迅速由14家增長到24家,各航空公司的競爭愈演愈烈。為了整合資源、增強競爭力,2000年,南航集團公司與中原航空公司實行聯合重組,南航集團委托河南分公司統一經營管理。聯合重組后,運力規模不斷壯大,飛行員增加至158名。從上世紀90年代末到2004年,河南分公司所接到的10余個國家的總統專機任務,幾乎全由張建設來完成。
▲2000年,南航集團公司與中原航空公司實行聯合重組
▲2003年圓滿保障愛爾蘭總統專機
汶川地震 次日飛成都支援
2005年,為滿足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河南公司開始不斷引進新一代的波音737NG型飛機,僅2005年一年就引進波音737-800型飛機4架。2008年,波音737-800型飛機作為當時河南公司運載量最大機型,在汶川地震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2006年4月16日,河南分公司第四架波音737-800抵達鄭州
2008年5月13日,張建設執行洛陽-成都飛行任務,運送官兵和救災物資。這是地震的第二天,余震頻繁,震感強烈,當他飛到成都區域時,無論如何呼叫塔臺都沒有收到回應。他立即打開121.5Hz緊急頻率,最終聯系上了重慶塔臺,重慶方要求他先行盤旋,他們將幫助張建設繼續聯系成都方。于是他在岐江區域盤旋了近一個小時,終于聯系到成都塔臺人員。
落地后,整個機場一片混亂,根本找不到貨運人員,為了不耽誤官兵的行程,他帶頭爬到貨倉將救災官兵170個,每個重約20kg的行囊,一個個搬了下來。為了不耽誤救災,張建設顧不上休息,僅5月13日當晚,他就在洛陽和成都間飛了三個來回。“抗震救災的時候都是連夜飛,大家誰也不怕苦不喊累,這沒什么。”張建設說。
▲2008年5月15日,河南分公司從鄭州運送河南省公安消防總隊抗震救災救援隊
2014年,南航與河南航投共同投資組建河南公司,企業力量迅速增強。截止目前,南航河南公司共有波音737NG型飛機31架,飛行員299人。
▲2016年向全體飛行員分發地面服務保障卡
40年來,張建設親歷了中國民航的發展,參與了河南公司飛行部的建設,他很慶幸自己生長在改革開放的時代。“這個時代不僅讓我實現了自己的飛行夢,更是給了我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今后,祖國越來越強盛,年輕的飛行員還有機會駕駛C919等國產大飛機翱翔天空,真羨慕他們!”
▲張建設在駕駛艙,2018年11月6日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民航西藏區局: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萬人次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