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機場擴建工程:一條從海底“升起”的跑道正在形成
▲2008年5月,深圳機場擴建工程如火如荼地進行,一架飛機飛過泥頭車作業的工地。
2008年5月,珠江口,伶仃洋東側的海岸,深圳寶安機場以西的地方,一個規模巨大的工程——深圳機場擴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擴建工程項目包括第二跑道和航站區,距離此處1600米遠的深圳機場幾分鐘就起飛、降落一架飛機,和這邊數百輛泥頭車日夜兼程作業的繁忙景象“相映成趣”。
▲2008年4月,漁民在珠江口捕魚,這片海域就是后來的機場二跑道。
這是一片占地面積13.23平方公里的海域,要把這片海變成陸地,是一個浩繁巨大的工程。用一組數據形象地來換算,這片區域相當于1852個標準足球場的面積,需要填埋土石方總量約為6000萬立方米。以每臺泥頭車裝15立方米計算,約需運送400萬車次,僅吹填砂量就達到4700多萬立方米,足可填滿深圳水庫(總庫容量4465萬立方米)。鋪設土工布約320萬平方米,相當于2個蓮花山公園的面積。由于需求量十分巨大,國內能生產填海用的土工布供貨廠家曾一度斷貨。清淤量達371萬立方米,相當于25萬次泥頭車的運量。填海工程使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處理技術,深圳機場陸域形成及軟基處理工程量和填海規模之大,軟基處理技術之復雜,創下當時國內同類工程之最。
▲2013年,深圳機場新航站樓投入使用。
擴建是深圳機場走向發展壯大的必然選擇。1991年10月正式通航的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原名深圳黃田國際機場,跑道長3400米,寬45米)僅僅用了5年時間就躍升為中國第四大航空港;2003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萬人次大關,步入世界百強機場之列。隨著深圳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和城市規模的擴大,深圳機場的起降能力已難以滿足需求。由此,2005年底,機場二跑道建設開工,2011年通航,2013年航站區投入使用。這條長3800米、寬60米的第二跑道可以起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空中巨無霸”——空客A380客機。
毫無疑問,深圳機場已成為珠三角世界級機場群重要的核心機場和國際航空樞紐。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天府國際機場:明年建成,后年投入使用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