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機場安檢安全“四個底線”指標體系建設工作紀實
近年來,民航局面向機場業提出全力推進平安機場、綠色機場、智慧機場、人文機場建設的要求。按照民航局建設平安機場的工作要求,首都機場集團制定了《平安機場建設綱要》,提出了“0-4-3-3”的安全工作思路,并指出:平安機場是“四型機場”的基礎,是能夠切實落實國家行業安全法規,以先進的管理模式與科技手段,不斷排查治理安全隱患和持續有效管控安全風險,牢牢守住機場安全“四個底線”,并能夠始終保持足夠安全裕度的機場。機場安全“四個底線”指標體系建設應運而生。
機場安全“四個底線”指標體系建設是首都機場集團建設“平安機場”的重要舉措。它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套科學的工具和指標支撐,不僅如同“體檢報告”能客觀的展示本單位的安全狀態,更像“觸角與眼睛”能夠對本單位進行風險監控和預警。
南昌機場安檢積極落實民航局、首都機場集團、江西機場集團“平安機場”建設要求,在安全“四個底線”指標體系建設方面先行先試,致力于變結果管理為過程管理、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變規章符合性管理為基于風險的安全績效管理,成功地在部門范圍內建立了自上而下、特點突出、全面覆蓋、指引清晰、可測可考的安全“四個底線”指標體系,并創新性地初步形成了“0-4-3-5”安全“四個底線”可持續發展的工作思路。
行成于思 精心部署
安全生產的源頭治理,就是要排查治理安全隱患,前移安全管理關口,防患于未然。對此,時光軸拉回2019年1月,江西機場集團在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強安全風險管控,全面實施安全績效管理,改變目前規章符合性的安全管理模式”。為深入貫徹集團公司工作部署,在2019年上半年,部門乘勢而為,開始多角度思考“如何打破傳統的事后安全管理,進一步推進事前安全管理,實施安全績效即“四個底線”指標體系建設,將過程指標和結果指標相結合,更準確、及時地反映安全狀態。”
2019年7月,部門成立了安檢護衛部安全“四個底線”指標體系建設工作組,在江西機場集團層面率先構建了部門級、班組級、崗位級安全“四個底線”指標管理庫,并在“四個底線”分解和運用、數據收集等方面初步形成了常態化工作思路。這是一套基于數據驅動的安全績效指標體系。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首都機場集團安全服務評價考核中,部門的安全“四個底線”指標分解工作得到了考核評價組的高度肯定。該項工作也因此被納入了江西機場集團年度工作亮點。部門的安全“四個底線”指標體系建設工作初見成效。
聚焦主題 夯基壘臺
2020年1月,江西省機場集團公司2020年工作報告正式提出:“嚴格落實崗位責任,切實將安全責任和機場安全“四個底線”進基層、進班組、進崗位,落實到人。通過量化指標,評估各單位安全運行能力,針對性提出意見或建議,達到精準監管目的。”次月,部門為強化安全能力建設,將安全“四個底線”指標體系建設申報為2020年部門級重點工作來重點推進實施,開啟了進一步優化、完善安全“四個底線”指標體系,建立健全安全底線指標運行機制的征程。
一是整章建制,有序謀成。2020年4月,部門依據《首都機場集團公司機場安全”四個底線“指標體系建設實施管理辦法》和《江西機場集團公司機場安全”四個底線“指標體系建設實施管理辦法》,研究制定了《安檢護衛部安全“四個底線”指標體系建設實施管理辦法》和《安檢護衛部2020年安全“四個底線”指標體系建設推進計劃》。管理辦法明晰了“危險源”、“隱患”等安全管理基本概念,并對指標設置、指標目標管理、指標行動計劃管理、過程監測及安全防御等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通過整章建制、規范標準,部門安全“四個底線”指標體系建設工作有了理念、有了標準、有了方法,也有了抓手。
二是聚焦主題,學習研討。完成了整章建制工作后,部門隨即組織召開了“四個底線”指標體系建設研討和學習宣貫會。會議對“四個底線”指標體系進行了宣貫,從體系制定的思路、指標組成、指標說明、指標內容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解讀。會上,主講人還通過概念練習、案例提問等方式,鞏固參會人員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并根據“海恩法則”,按照設備類別、管轄區域、事件大小、項目構成要素等方面對指標進行劃分,詳細闡述了指標分解的具體方法,即在識別出本層級的危險源、制定出相應的管控措施后,將本層級管控措施量化形成下一層級指標,逐步將指標分解到崗位、到個人。學習研討會的召開為安全風險再識別和指標分解再優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穩中求進精雕細琢
2020年5月,部門按照集團公司安全“四個底線”指標對接要求,完成了底線指標分解工作,實現了“四個底線”指標在部門12個基層模塊分解到崗到人,共確定部門級管控指標20條、部門級監測指標64條、班組級管控及監測指標165條、崗位級管控及監測指標650條,并定期實施數據統計及監測,基本形成了覆蓋式的安檢運行監測體系。目前,部門正與集團公司開展底線指標對接工作,共享底線指標分解成果,以實現集團公司與部門之間底線指標有效支撐,真正守住機場安全底線。
通過安全“四個底線”指標分解到班組、到崗位、到人,進一步強化了崗位人員的安全意識,健全了崗位風險管理機制,促使各級人員認識到落實自身崗位責任對于實現部門整體安全目標的風險關聯,確保壓力、責任層層壓實。下一步,部門在同步推進指標危險源和管控措施的識別、研討工作的同時,還將持續組織各一線單位根據指標體系進行優化和調整,持續對各單位指標體系的建設質量和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和監控,確保部門安全績效管理有效落地。
升華理念 持續發展
近年來,安全形勢日趨嚴峻,運行資源日趨飽和,機場業務量雖受當前疫情影響有所降幅,但事物發展的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其總體趨勢是前進的,業務量將來必定是持續增長。部門深刻認識到必須通過形成“四個底線”指標體系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細致入微地落實常態化風險控制,讓全員發現小問題、管控小風險,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將形成事故的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才能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鑒于此,部門經過半年多的建設實踐、研究與改進,初步形成了“0-4-3-5” 安全“四個底線”可持續發展的工作思路:
“0”是以“底線指標零突破”為核心思想;“4”是以落實“主體責任、領導責任、崗位責任、員工個人責任”為工作基礎,即全面、充分識別指標下的責任單位、責任人和工作任務,實現指標分解和責任分工橫向到邊,下一層級指標承接上一層級指標,避免出現指標的責任部門缺項、漏項,并按照縱向到底的原則,將指標分解進班組、進崗位;“3”是以確保“全員、全時段、全業務”指標可監測、可控為主要目標;“5”是指五個融合,即以“制度體系建設、審計自查、隱患排查治理、質量監察、監察隊伍建設”與“四個底線”指標體系建設融合起來”為工作方法,強化制度文化、基礎保障能力、人員管理、人員資質能力建設等等。
機場安全“四個底線”指標體系是目前行業內涵蓋范圍最廣、內容最為詳盡的機場安全指標體系,依托它,能有效轉變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實現安全關口前移。通過安全“四個底線”指標體系建設實踐,部門的安全管理正在努力朝著“實現全員化和常態化,將安全管理體系的血脈延伸至每名員工和每個崗位,確保在業務量不斷增長的情況下保持優良的安全績效”的目標穩步前進。安檢護衛部將持續樹牢“安全是民航業的生命線”意識,堅守住機場安全“四個底線”,為南昌機場“四型機場”建設添磚加瓦。(魏瑋、彭泉)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江西機場集團傳達學習全國“兩會”精神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