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強:守護機場凈空防線的“驅鳥人”
“井強在飛行區驅鳥呢。”
初夏的陽光格外刺眼,遠遠望去,飛行區藍天和草地間有幾個黃色的身影在忙碌,走進一看,井強正在和隊員們一起更換煤氣桶,對驅鳥設備進行維護。
我見過很多次井強,援藏以前青春朝氣的他,在邦達機場專注認真的他,還有現在成熟穩重的他。
2017年,井強響應號召,主動報名,作為民航局第八批援藏干部,河北機場集團第一名援藏技術人員,前往4300米的西藏邦達機場開展飛行區管理工作,將先進技術、優良作風、規范管理帶去邦達機場。
3年后,他從青藏高原歸來,又將勤勉、踏實、奉獻的作風帶回石家莊機場,擔任驅鳥隊隊長,忙碌在一線,帶領同事們守護機場的凈空安全。
妻子說:“你人回來了,心沒回家”。
2019年11月,聽到有去首都機場飛行區管理部跟班學習的機會,井強毫不猶豫的報了名。雖然又一次面臨與妻子兩地分離,但他覺得必須得去。
“我回來后主要工作是開展日常驅鳥工作。在邦達機場,鳥種比較單一,主要是麻雀、烏鴉及鷹隼類這三種留鳥。石家莊機場周圍生態環境保護比較好,本場留鳥數量增多了,遷徙鳥類也多了起來,鳥害防治有很大的變化。”井強表示,首都機場在鳥害防治方面經驗足、方法多,是國內機場鳥害防治的標桿,尤其是在機場飛行區生態環境治理和生態防鳥方面做的頗有成效。所以,帶著學習首都機場科學的驅鳥工作方法和先進的管理經驗的迫切心情,他和大家一起踏上了赴京學習之路。
從首都機場學習回來,正值春運高峰,他與同事們一起奮戰在春運保障第一線。
2020年的除夕夜,井強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駕車巡視在飛行區內,現場查看是否有孔明燈落入飛行區影響航班運行或者引發火災,直到大年初一清晨,他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宿舍休息。
每次看他帶著筆記本電腦或者一疊疊資料回家,他的妻子就忍不住嘆氣:“你人回來了,心卻沒有回來,還留在機場。”
在驅鳥保障工作中,井強積極對標首都機場,不斷規范跑道端定點驅鳥、跑道東側土面區流動驅鳥作業程序與作業標準。他積極對標民航規章,認真分解《運輸機場運行安全管理規定》《大型民用運輸機場運行安全保障能力綜合評價管理辦法》中與驅鳥相關的章節,細化驅鳥工作責任分解,將機場安全保障能力有關指標分解到具體的鳥防工作中,落實到每位鳥擊防范員身上。
外包單位說:“你回來了,我們工作難做了。”
崗前培訓、作業標準宣貫、安全績效考核……
井強回來后,主動對接土面區維護外包單位,按照首都機場服務商管理先進經驗,修訂完善土面區維護手冊。通過對外包單位開展崗前作業安全培訓、割草碾壓滅蟲作業標準宣貫和安全績效考核,不斷提升作業人員安全意識和作業效率。
跑道中心線75米范圍內是警戒線,是跑道入侵判定的一個紅線。井強帶領班組成員在距跑道中心線85米的位置設置了PVC反光錐警示標志,對外包單位施工進行警示,有效的提升了土面區作業人員的安全裕度,避免了跑道侵入事件的發生,保障了土面區維護作業的安全有序開展。
外包單位對他說“我們工作越來越復雜了。”井強卻堅持道:“雖然工作程序復雜了,但是機場卻更加安全了。”
每天6點,驅鳥隊就要開始上崗。在驅鳥隊的隊員馮家寶的印象里,不論頭一天工作到多晚,井強總會提前出現在崗位上并做好準備工作。
大風天氣加強圍界巡視,他帶領隊員認真落實圍界檢查標準,發現破損及時修復,保障機場空防安全;鳥類遷徙季節,他帶領隊員加大鳥類驅趕力度,并且通過生態治理,降低鳥擊航空器事件發生率,確保機場飛行區運行安全;他還時刻關注班組員工思想動態,與思想波動員工主動開展交流談話,持續保持班組隊伍穩定。
“好多次快10點了,強哥還在電腦面前工作,我們說休息吧,白天咱們一起做。他總說,今天弄完才放心”。馮家寶說,工作檢查的反饋,活動文件,日常驅鳥的規章制度完善等井強都要一個個反饋、一條條制定……在做好驅鳥日常工作同時,井強還負責了部門規范化管理的各項工作。4月份井強獨自完成了驅鳥分部安全“四個底線”任務分解,對分部、班組及驅鳥員的安全責任落實要求、作業過程中的風險管控措施及行動計劃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知。
同事們說:“你回來了,我們心里更踏實了。”
“要帶好口罩、手套、護目鏡……”每次驅鳥作業前,井強都在同事面前不停的“嘮叨”。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機場成為疫情防控主陣地。井強一直積極關注鳥類感染新冠肺炎相關新聞,“就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并沒有在鳥類和家禽身上發現新冠病毒,但是我覺得做好防護還是必須的。”在井強看來,不接觸旅客的驅鳥員也要重點關注,作業的時候做好防護。在確保員工防控零感染的前提下,抓好疫情防控和飛行區安全保障成了驅鳥隊當前最重要的任務。井強結合驅鳥崗位工作實際情況,制定了分部疫情防控方案,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主動承擔起疫情防控黨員包聯班組責任,示范引領大家在驅鳥作業前戴好口罩、手套和護目鏡,做好個人防護;作業完畢后將口罩、手套等一次性防護廢棄物回收至專用垃圾箱,護目鏡及手部進行徹底消毒處理;尤其在清理掛網的鳥類尸體時,謹慎處理,避免皮膚接觸鳥類及排泄物。
“強哥作為分隊長,一直以身作則,他最常說的就是‘打個樣’。他要求我們做一件事,首先自己做到。”馮家寶說,清理鳥類和它們的排泄物,井強總是第一個干。“他要求值班室衛生要達到什么樣的標準,他會給我們先打掃一遍,打個樣,我們心里就有數了。”
每次驅鳥作業前,井強都會讓驅鳥員帶著“有鳥的地方是否有驅鳥措施,有驅鳥措施的地方是否有鳥”這兩個評判標準來不斷評估、改進驅鳥措施,督促驅鳥員做好跑道端起降區域、飛機接地區域及抬輪區域的鳥情巡視及驅趕工作,最大限度的發揮驅鳥員的作業效能。日常驅鳥工作中,井強還會結合每個人的工作特點合理安排工作,發揮每個人的長處。
援藏三年,在井強看來不是一次人生的“鍍金”。在馮家寶等驅鳥隊員印象里,井強給他們講過邦達機場在飛行區管理中的一些工作亮點,講過工作在高高原機場同事們敬業奉獻的工作作風,就是沒有和他們講過自己援藏的辛苦和付出。大家不知道的是,因為海拔較高、氧氣稀薄,援藏三年,井強的心臟和肺都不可逆的變大了一圈。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民航人,我只不過比大家多做了一點而已。” 井強說,“援藏帶給我一顆‘大心臟’,也帶給我不懼任何挑戰的勇氣和保衛凈空安全的決心。”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石家莊機場開展機坪保障單位FOD管控工作程序檢查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