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機場賞“菊”
珠海航展上所有風頭都被不按常理飛行的殲十B TVC驗證機奪去了。所謂TVC,就是推力矢量控制Thrust Vectoring Control,說它的俗名可能會更方便記憶:“矢菊”,即可以扭來扭去的那種發動機噴口。
絕大部分飛機,發動機產生推力的方向是固定的,基本跟機身方向平行。要是拐彎或翻跟頭什么的,得依靠飛機上面的各種舵面,發動機本身起不到什么直接作用。如果能讓飛機推力改變方向,自然會靈活很多。
但有個難點:那朵扭來扭去的“菊花”,也就是推力矢量噴管,實在不好造。推力太大,噴流溫度太高,弄個固定方向保證不漏氣不損壞已經不容易了,還要靈活轉動,對材料和設計都考驗極大,尤其對斤斤計較的戰斗機而言還不能增加太多重量。所以,殲十B TVC背后的研發管理團隊很了不起。
我們能體驗軍用飛機的機會太少。但你不用遺憾,你現在乘坐的這架連推背感都沒有的客機,也是有推力矢量控制的;事實上,比起那些只能扭十幾度的戰斗機,你的客機機長幾乎每次落地都會玩上那么一次一百八十度的推力矢量操作。
嚇人吧?我說的是發動機反推裝置。
等你下了飛機,可以在候機樓里看個飛機降落再去拿行李,那樣就可以看到發動機在落地的一瞬間開花的場景了:通過一套復雜的機械系統,發動機后部會打開向前的開口,同時封閉全部或者部分原本向后的排氣通道。這樣,高速的氣流被迫向前噴射,產生了反推力。
對飛機的安全著陸來說,這些反推力至關重要。要讓一兩百噸重的飛機從每小時接近三百公里的降落速度在短短的跑道上停下來,只靠剎車非常困難,更別提跑道再來點雨水或冰雪了。
當然,反推裝置開啟的時候發動機要加大油門,會消耗更多燃油——燒更多油和飛機剎車盤的磨損,飛行員每次必須選擇其中一個。
反推開啟時會伴隨喧囂,那是發動機高速噴流被迫轉向時不情愿的“抗議”。其實,氣流要是足夠“順暢”,再快也不會有聲音,怕就怕有快有慢,在不同速度的邊界上產生了湍流,于是有了聲音。聽聲辨器就是這個原理。
這絕非是武俠小說的杜撰,不管刀鋒還是箭矢,武器速度越快,它表面氣流與空氣的速度差就越大,產生高低不等的嘯音。武林高手躲得過暗器卻往往被賊人一個悶棍打倒,就是因為悶棍這種大質量鈍器,不需要太高速度就能產生足以殺傷人的動能,聲音不明顯。
對你座位身邊的渦輪風扇發動機來說,它的噴口混合了三種不同速度的氣流,一個是飛行速度幾乎相等的外側氣流,一個是速度比飛行速度稍快的外涵道風扇噴流,最后是速度最快的內涵道熱噴流。
老一代的噴氣客機,比如波音707和協和,都是用沒有外涵道的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全靠速度很快的熱噴流提供,所以噪音非常大。
如果你乘坐的是南航波音787系列,請注意觀察發動機后部優美的大波浪鋸齒。這可不是藝術家的即興發揮,而是經過超算模擬和無數次風洞試驗之后的結果,可以讓渦扇發動機的三種速度氣流更均勻地融合。
噪音小了,高興的不光是乘客,對航空公司和機場來說都是福:起降噪音已經成了阻礙很多機場擴建的主要因素。希望這些美麗的“菊花”,可以讓機場附近的居民們多睡幾個安穩覺。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軍民融合雙機接力 千里冰封路變通途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