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航:父女薪火相傳40年
采訪當天,秦學富、秦靜父女倆合影。江觀明 攝
秦學富,1945年出生,1986年進入廈航,曾任公司副總經濟師,2005年退休。工號:00138
秦靜,1996年進入廈航,現為95557客戶服務中心經理,工號:02004
秦學富的職業生涯,有一道清晰的分水嶺。前18年,他就職于民航云南省局,在美麗的春城昆明,有穩定、安逸的工作和生活,并在那里結了婚,生了兩個女娃,一家人其樂融融。機緣巧合下,他“有意”打破了這種安定,加入了位于東南一隅、剛剛組建不久的廈航,這一干,又是一個18年。
曾任廈航副總經濟師的秦學富,最多的時候負責著客貨運、地服、機供、乘務、電信、廣告等七大業務,身兼四家“三產”的董事長,可以說,廈航從初創時期開始,一步一步走來,幾乎方方面面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回想在廈航的這18年,當了一輩子民航人的秦學富,用“無怨無悔”四個字,來總結當初的選擇。
打破安逸生活 投身干事創業
秦學富(左三)剛到廈航時與同事們合影
1968年,秦學富畢業于中國民航大學,之后被分配到民航云南省管理局,先后擔任辦公室秘書、辦公室副主任、運輸業務科科長等職位,負責客貨郵運輸和候機樓內航班服務。“18年一晃而過,在昆明,一切都很穩定、安逸,但久而久之,總覺得不起勁”。1986年,40歲出頭,年富力強的秦學富,偶然間抓住了一個機遇:廈航剛組建不久,正急缺民航運輸人才。
“當年,我其實是有點小私心的”,秦學富說,他的老家在江蘇,從昆明回江蘇,路途遙遠,到了福建,回老家方便多了。那時候,秦學富也有到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工作的機會,最終他卻出人意料地,選了從未踏足過的福建廈門。“在這里,我能繼續從事民航工作”,秦雪富笑呵呵地說:“再有就是,我不想去北方,我愛吃南方的米飯。”
用秦學富的話來說,當年他卷著一張涼席,提著一副蚊帳,帶著11歲的大女兒秦靜,就這么來了,半年之后,愛人帶著小女兒也來到廈門,這才把一家人湊齊整了。“條件非常艱苦,可以說是‘家徒四壁’,廈航在職員工只有七八十人,僅有的兩架飛機,還是由廣州代飛的”。
艱苦歸艱苦,秦學富卻在廈航,找到了觸動他的可貴品質,這也是讓他堅定留在廈航,并一直干到退休的重要因素:“人心很齊,這點非常打動我”,他說,廈航面臨著很多困難,但只要還能吃飽飯,大家就能憑借一雙手去創造,去克服困難”。
抗臺風的鏡頭 一輩子都忘不了
臺風襲來,廈航員工和武警戰士們頂著狂風暴雨固定飛機
在秦學富看來,廈航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三大優勢,其中,又以“人和”最為難得。“你幫我,我幫你,不計較個人得失,大家都朝著同一個目標奮斗,就是把廈航辦好”。
沐浴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廈航的機隊規模越來越大,航點越來越多。秦學富饒有興致地講述當年他負責運輸服務部,保證航班正常運營,跑航線、航油、客貨市場和善后工作,宣傳廈航等等點滴往事。他清晰記得,在航班出了狀況后,是如何連夜坐大巴、火車,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只為了當面給旅客賠禮道歉;在廈航奪取“金雁杯”三連冠后,他突發奇想要給獎杯上一份保險:“那可是廣大員工用汗水拼搏來的,太不容易,太珍貴了。”
“如果說這么多年,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1999年那次抗臺風”,秦學富說,那是他一輩子都忘不了的瞬間。
那次臺風,發生在1999年10月9日,當年的14號強臺風,正面襲擊福建東南沿海,停在高崎機場的數架廈航飛機搖搖欲“飛”,機場告急。于是,令人動容的一幕發生了——廈航員工和數十名武警戰士一起,頂著狂風暴雨,用粗繩、以及自己的身體重量來固定機身,堅持十幾個小時,終于保住了飛機。“我們那時候飛機本來就不多,那可都是寶貝啊”,秦學富說,時過境遷,如今遇到臺風,早早地就有一系列應對措施,可回想當年抗臺,大家無所畏懼的那股勁,至今內心仍會澎湃,那也是最能體現廈航人艱苦奮斗、眾志成城的經典鏡頭之一。
祝愿廈航 未來飛得更高更遠
秦靜在了解廈航黑鉆服務大使們的工作情況。江觀明 攝
“老爸,煙少抽點”。采訪間歇,秦學富犯了煙癮,來到陽臺點了煙,嘬了幾口,女兒秦靜連忙勸說。筆者發現,秦學富抽的,是一包不到10塊錢的煙。“我不求大富大貴,為廈航付出了18年,廈航也讓我的家庭變得越來越好,如今我不愁吃不愁穿,孩子們都成家立業了,這就足夠了。”
秦學富對生活簡單的期許,放在對女兒工作的要求上,也再樸實不過:“做事認真,眼里有活,在什么崗位上,都要盡心盡力,不給別人添麻煩”。
對于秦靜而言,進入廈航工作,似乎從她跟隨父親來到廈門后,就成為一件順其自然的事兒。小的時候,她就常常自己一個人在家看小人書,然后鄰居家的空乘叔叔阿姨,會喊她去吃飯,她就知道,父親晚上又加班沒法回來了。1996年,從廈門大學畢業的秦靜,如愿加入廈航。初進廈航,她被安排到最辛苦的貨運崗位,之后到了客運,前往昆明,成為第一批駐外站的員工。父親的教誨,以及廈航眾多叔叔阿姨對她的熟悉,成為鞭策她努力成長的動力。“老爸,還有叔叔阿姨們都看著呢,我不能給他們丟臉”。
兩年后,秦靜轉到客服工作。從最早的50836666,到2226666、8008582666,再到95557,作為客服的“元老”以及“大管家”,秦靜帶領的團隊,三度蟬聯象征著中國呼叫中心行業至高榮譽的“金耳嘜”杯,獲得“金耳嘜”獎杯的永久落戶權。客服中心也從單純的接線、賣票,到現在職能上轉變為全流程業務支持,技術創新上不斷向智能化服務轉型,業務體量和人員規模取得了跨越式的進步,并朝著全球化立體布局,組織分支已延伸至長沙、福州、馬尼拉和洛杉磯等地。
一轉眼,秦靜在廈航工作,已有22年,加上父親在廈航的18年,正好湊成40年。父女倆在不同時代,都深切感受到了廈航在改革開放歷程中的變化,秦靜說:“剛來的時候,廈航只在福建省有名氣,到了現在,廈航在全國都有了較高的知名度。未來,希望能夠把廈航這個品牌,打到全世界各個角落。”
已退休14年的秦學富,時至今日仍關注著廈航的一點一滴:“她(廈航)對我來說,就像秦靜,也是我的孩子,我看著她從一兩歲的寶寶,到十七八歲的青春年少,再到長大成人。希望她能堅持改革發展的道路,開闊胸懷,厚待員工,共同發展,飛得更高、更遠!”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老華僑資助的小學生,已成為飛行員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