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機場:老民航人講述40年光陰流轉中的行業變遷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寧波機場安全通航34年。今年寧波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將突破1160萬人次,這一數據相當于本世紀元年——2000年當年客流量的10倍。強勁的發展勢頭生動詮釋了寧波民航人的不懈奮進與追求,也勾勒出寧波民航未來發展的新圖景。
“浙江省最早通航的民用機場”“長三角地區第四個國際機場”“全國最佳候機環境獎”……時間賦予寧波機場一張張新“名片”,也見證著寧波機場的發展蛻變。幾代民航人接力傳棒、風雨傳承,飛機發動機引擎轟鳴,鋪起條條空中大道,架起了寧波通往世界的空中橋梁。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召開之際,寧波機場公司團委組織開展了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青春無悔、砥礪前行——老黨員講述民航事”主題團日活動。
活動中,原民航寧波站首任黨委書記寧遠鵬、原寧波機場公司總經理許忠偉和原寧波機場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立剛等老黨員,講述40年光陰流轉中的行業變遷,也述說著改革開放在身邊的親歷故事。
28年前的那次轉場至今難以忘懷
回顧往昔歲月,年近80歲高齡的寧遠鵬講述了寧波機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
“當時的寧波市政府、民航總局與東海艦隊航空兵協商,在莊橋軍用機場成立寧波民用航空站。1984年11月16日,在莊橋機場開通首條至上海航線。”寧遠鵬依然清晰地記得自己對莊橋機場的第一印象:一個停機坪只夠停一架小飛機;一幢僅500平方米的候機樓,卻包括了候機廳、辦公用房、貨運倉庫;機場沒有塔臺,平時就靠一輛從杭州筧橋機場借調來的導航車指揮“空中交通”,遇到惡劣天氣,還要借助軍方的設備。
“實在太簡陋了。”寧遠鵬說當時的困難來自方方面面,工作生活一切都是白手起家,機場所需各種設備,全靠大家找民航上級部門調撥和籌錢購買,生活上也是從零開始,解決吃飯問題成了創業之初的頭等大事。
不過機場發展的很快,到1990年莊橋機場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機場要搬遷至櫟社。
“當年6月下旬起,機場分批搬家,我們一百多名職工分成兩撥,四十幾個人堅守莊橋,保證已開通航班的正常和安全,其余在新機場忙活。”寧遠鵬說,“最后幾天更像是打仗,大家好幾晚都通宵不睡,干到手上腳上都起泡,最終順利實現了兩場的順利交接。”
鐫刻在40年藍天事業上的青春無悔
1990年啟用的櫟社機場跑道長2500米,可起降波音757以下機型飛機,停機坪5.5萬平方米,可停放9架飛機。新的航站樓具備了飛向國內各個城市和香港、澳門以及東南亞地區的能力。隨著機場的不斷發展壯大,各類專業人才短缺的困局逐步顯現。
1994年,許忠偉加入寧波機場大家庭。作為從1974年在空軍服役20載,榮獲首批空軍功勛飛行員金質獎章的許忠偉同志,同赫赫功績緊緊聯系在一起: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也參加過國慶閱兵;曾7進大西北,冒著生命危險正確處置飛機帶啞彈著陸等重大險情,出色完成科研試飛等重大任務;在1991年榮獲首批空軍功勛飛行員金質獎章。
18歲入伍,在空軍服役20載,對于在軍隊里創立的功勛,許忠偉并不愿多提。“當時并沒有考慮太多,就是想把自己的專業和知識,用到新的崗位上。想著盡管不能親自上藍天了,但落地后的崗位,依然能同飛行聯系著,依然可以做許多事情。”
“1997年之前,寧波機場沒有基地航空公司,從寧波始發的航班寥寥無幾;現在45家航空公司運營120多條國內外航線,通達國內外各大城市,是改革的春風把讓寧波民航事業振翅高飛。”轉業后的20多年,許忠偉見證并參與了寧波機場不斷發展。
“陽光”讓寧波這座城市特別溫暖
王立剛今年61歲,曾任寧波機場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紀委書記等職,擁有41年黨齡的他和民航事業打了大半輩子的交道。
“國家實行改革開放的前一年,1977年1月我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見證了偉大祖國改革開放、繁榮昌盛的步伐,也親歷了寧波機場這些年來的發展變化”,王立剛談起在寧波機場工作的點點滴滴,言語中透露的是對改革開放成就的自豪。“別看現在出差辦事、旅游探親,坐飛機是個平常事情。我剛參加工作時,對平常百姓而言,乘飛機還是件大事,通常要縣團處級以上干部或具有高級職稱的人才有資格。”
從介紹信到百元購票,小機票見證40年民航改革大發展;從初創期僅有12個人的陽光服務室到覆蓋安全保障服務經營的寧波機場“大陽光”服務品牌,11年陽光服務品牌的創建之路述說著寧波民航的大跨越。
“讓陽光溫暖這座城,伴隨著陽光服務品牌的提升,現在進出寧波空港旅客的獲得感更加強烈。”作為寧波機場陽光服務品牌的創建者之一,王立剛親眼目睹了陽光服務品牌不斷發展壯大的歷程,對陽光品牌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深感欣慰。(黃躍光 朱希恩 勞金元)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烏蘭浩特機場:翹首期盼 如“7”而至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