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機場又進一步 這才是超級機場未來模樣!

圖:正在建設的青島膠東國際機場 圖片來源:鳳凰網
隨著2019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在新一年預計建成的青島大項目,也備受矚目。其中,尤其是2019年建成運營的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吸引全市目光。日前,從新機場建設前沿再傳新進展:青島膠東機場空管工程重要組成部分——塔臺工程主體結構,目前已順利封頂。
據悉,塔臺目前正在進行樓層板施工。按照計劃,整個空管工程將于2019年9月竣工,并與膠東國際機機場轉場運營日期同時啟用。
那么肩負青島輻射東北亞、打造國際樞紐門戶城市重任的新機場,是否具備成為“未來機場”的潛力與條件?
“未來機場”具備哪些先進要素?
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來看,所謂的“未來機場”是什么模樣。除了具備目前所帶有的交通樞紐、現代化基建以及復雜的建設運營結構外,未來的大型機場在規模上,以及智能科技、數字化的依賴方面,均會成為更加鮮明的新標簽。
大致分為待機時間的智能分配,更多機器人、自助服務以及機場內智能、娛樂、購物的舒適體驗等。
首先是較好利用乘坐飛機前所耗費的大量時間,而決定這個時間的因素包括:路線、路況、安檢等。如何準確判斷你需要預留多少時間?未來的機場可通過航空公司的旅客訂座記錄(PNR)系統中有你的地址信息,與交通運輸網絡公司聯動,獲得航班起飛時間、接送地點、到達機場時間相關信息,并結合當天的地面交通狀況計算前往機場這段路程的預計耗時。
現在倫敦希思羅機場和德國法蘭克福機場所使用基于藍牙的iQueue,就有這方面的發展趨勢。通過監測旅客排隊情況、停留時間、訪問控制,可以了解旅客行為并減少登機過程中的障礙。
其次是AI機器人和自助服務。其實如今的機場,就已經被大量自助設備所占據,機場需要的地面工作人員已經在不斷減少的趨勢之中。
但在國內機場,智能自助的環節還是不夠多,例如行李自助托運普及率較低,大部分機場還是需要在人工服務臺辦理值機,而在國外,托運已經開始自助普及:自助稱重機過重后,貼上標簽,它們就進入傳送帶了。也有航空公司順勢推出了在家打印行李稱重標簽的服務,A4紙打印信息,再黏在行李上就行。

圖:自助行李托運設備 圖片來源:鳳凰網
第三則是機場內乘客的舒適體驗。在國外,許多公司把投資的目標瞄準了旅客在機場候機的黃金時間,推動機場基礎設施的技術革新,包括航站樓內的智能座椅、多樣化的餐飲和購物選擇、瑜伽室或其他娛樂設施等,帶來多樣化的機場體驗。從而為更多的乘客創造與企業產品“親密接觸”,增強了品牌曝光度和影響力,還能讓乘客的航空出行,充滿樂趣。
放眼全球 城市建新機場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再看青島,到2035年,城市將迎來完成國際海洋名城建設的收獲之年。屆時,青島將擁有與世界知名海洋城市媲美的國際海洋名城層級,具有創新強勁、環境優美、全面開放等標簽。
而那時承載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的膠東新機場,也將面臨時刻、路線、旅客數量等都接近飽和的問題。目前,新機場初期規劃只有1條4F級的跑道,另一條則為4E級,面對未來機場的需求,仍有較大提升的空間。
例如紐約、巴黎、倫敦等世界特大城市都是采用兩座機場同時運營的模式,護航城市發展。而國內的上海也是浦東機場與虹橋機場“雙輪驅動”,有效推動了城市發展。
此外,目前投資800億元建設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其規劃的原因也是因為首都國際機場長期滿載運營的不堪重負;還有成都正在建設的天府國際機場,也是為了滿足日漸增長的直達和中轉旅客數量的龐大需求,分擔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壓力,后者則將主要服務于城市對航線、本省及周邊直線、公務機飛行以及部分國際或地區業務。

圖:全球最大航空樞紐的大興機場 圖片來源:大興機場
甚至是青島的膠東國際機場的誕生,也是因為4E級流亭機場無法承載城市發展層級的所需,才規劃建設的,只不過和上面的城市相比,青島的流亭機場屆時會關閉,城市不會實施雙機場的運營模式。
所以,伴隨青島城市發展層級的躍升和航空業的發展,未來的膠東國際機場必將面臨擴大規模、科技創新領域的改造與升級。
那么面對未來機場的要求,青島新機場的建設,是否具備成為“未來機場”的潛力與條件?
青島新機場 一座“智能商業中心”
而從青島新機場的具體參數來看,機場是按照4F級最高標準的國際樞紐機場,目前工程一期建設的東、西兩條跑道已經正式貫通。其中,東跑道采用國際最高運行等級4F標準設計,可起降當前最大空客380、波音747機型。

飛行區工程總面積約949萬平方米,相當于1300多個標準足球場大小。機坪一期設計機位總數178個,其中,站坪區域近機位為76個,是國內同類機場中近機位數量最多的機場。
建成后,可以滿足年旅客吞吐量5500萬人次、終端6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飛機起降45.2萬架次的保障需求。交通方面,毗鄰紅島高鐵站,也規劃建設了直通機場的地鐵8號線以及先進的公路布局等。屆時,青島新機場將與北京、上海等國內一線城市大型機場處于同等運行水平。
同時,在智慧科技方面,膠東國際機場會引入信息化規劃,運用先進成熟的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等技術,打造智慧系列特色服務,打造最佳體驗機場。

此外,我們還看到了青島新機場航站樓面積約3萬平方米的商業規劃,這相當于在機場內再建一座大型商業中心,業態包括國際名品雙層店、輕奢品牌專賣店、世界品牌體驗店、特色商品專賣店、精品零售商貿區、中式餐飲、西式快餐、數碼娛樂、便利超市等模式。
更多的AI機器人,智能創新技術運用于機場服務場景之中,包括制作冰淇淋、科技邂逅藝術、虛擬現實、智能穿戴、結合VR/AR技術創造無極限空間等,新鮮、智能的高科技誘惑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建成以后的膠東國際機場,將不僅僅是簡單的一個交通換乘場所,旅客需求、科技硬件條件與潮流趨勢融合度較高。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烏魯木齊國際機場北區改擴建工程初步設計及概算評審會召開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