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機場:交通樞紐實現 “航空+高鐵”無縫連接

圖:連接龍嘉機場和龍嘉高鐵站的通道已于10月28日投入使用
“以前每次走這條通道,又暗又冷,這次下飛機后發現通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樣的設計和建設,不比一線城市的差。”11月18日,陳女士從上海回老家長春探望父母,長春龍嘉國際機場與龍嘉高鐵站之間通道的變化讓她很欣喜。
這條通道是長春龍嘉國際機場綜合交通樞紐一期北區工程的一部分。目前,龍嘉高鐵站與T1航站樓之間的聯絡通道(以下簡稱“1號通道”)的改造工作,龍嘉高鐵站及其未來東擴站臺、交通樞紐南區等與T2航站樓之間的聯絡通道的建設,以及1號通道與機場二期地下停車庫之間的聯絡通道的建設都已結束,這幾條通道已于10月28日投入使用。
高鐵站與機場之間、以及機場內部的地下“大動脈”,不但為長春市民出行帶來舒適便捷,也為外地旅客來長春的第一印象加了分。
連通:龍嘉高鐵站、T1航站樓、T2航站樓實現無縫連接
據介紹,長春龍嘉國際機場綜合交通樞紐一期北區工程項目總投資為15.02億元,建筑面積約12.9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過夜用房、地下停車樓、配套業務用房、設備用房以及新建地下通道等。該項目負責人介紹,為配合機場整體規劃,滿足機場二期航站樓配套需要,目前僅進行地下通道及配套設備用房建設,其他建設暫緩。項目于2017年7月12日奠基,2018年8月26日完成,歷時410天,2018年10月28日,通道與機場T2航站樓同步投入使用。

圖:目前已經設置24部自動人行步道
項目目前已經改造現有龍嘉高鐵站與T1航站樓連接的1號通道,新建了3條新通道及設備用房,目前,龍嘉高鐵站、T1航站樓、T2航站樓已經在地下實現無縫連接。新建及改造通道總長度1165米,設置自動人行道24部,自動扶梯3部,電梯(直)3部,采光通風天井30個,地面出入口20處。
據介紹,改造和新建通道的采光及通風天井采用玻璃幕墻,地面采用花崗巖,墻面采用象牙白鋁單板,頂棚采用灰色鋁錘片吊頂和象牙白鋁單板飾面,頂棚兩側采用LED暗層燈帶,明亮而不失暖意,整體效果上又與高鐵車廂內的設計交相呼應。為幫助旅客緩解疲勞,還設計了多處可以駐足休息的下沉庭院。
奮斗:每天激戰“黃金4小時”鐵鍬、鎬頭搞定管線排遷
為了讓這幾條“大動脈”成為龍嘉機場旅客通行的便捷之路,項目建設中克服了許多困難。
項目負責人介紹,管線排遷難度非常大。樞紐北區工程位于龍嘉機場T1航站樓、新建T2航站樓及龍嘉高鐵站之間,地下管線錯綜復雜,經過排查梳理,共需排遷給水、消防、強電、雨水、污水、熱力、通信、燃氣等多種管線共計9800米。這些管線都在為T1航站樓提供能源及生活保障,這就要求,管線排遷時不能影響T1航站樓的正常運轉和使用,這無疑增加了施工難度。
T1航站樓的航班集中在早上6時至次日凌晨2時,為保證機場正常運行,施工作業時間只能在凌晨2時到早上6時。時間緊、任務重,后半夜4個小時的施工時間對現場施工管理和作業人員的身體素質要求都很高。總承包單位中建八局在長春市建委及工程建設方長春城開集團的領導下,制定管線排遷應急預案,成立應急小組和管線排遷保護小組,做好排遷施工的保障和應急工作。
據介紹,有的時候,由于局部施工作業面和空間的限制及管道具體埋置深度不確定,只能由施工人員手持鐵鍬、鎬頭進行試探性挖掘,生怕對任何一根管道造成破損。
經過53天的不懈努力,既保證了機場管線的正常使用,又按照時間完成排遷工作,為機場樞紐與T2航站樓同步投入使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圖:旅客可以駐足休息的下沉庭院
攻堅:科學合理布置現場工序四處“沖突”工程合理推進
機場樞紐項目還面臨工期短、施工作業面壓力大、冬季施工要求高等困難。
項目負責人說,機場樞紐項目位于機場停車場,緊鄰機場地下停車庫及機場T2航站樓擴建工程。機場樞紐工程、機場T2航站樓及地下停車樓和機場停車場四處工程要求幾乎同步完成,但施工作業面范圍有限,給項目帶來重重考驗。
比如,機場樞紐工程土方的開挖,會影響其他工程混凝土澆筑車輛的通行;機場樞紐的地上出入口幕墻施工,會影響停車場的道路及景觀建設開展……為此,長春市建委及城開集團多次組織監理單位、施工單位,會同機場集團各相關部門,研討施工導流方案及施工時序。施工中每天召開專題會進行協調,現場24小時施工,科學合理布置現場各工序,既要保證機場樞紐工程按時完工,也要避免影響其他工程建設,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難題一道一道得以解決。
機場樞紐項目建筑總面積24491平方米,建設歷時410天,在一年多的時間內要完成土方開挖、深基坑支護、鋼筋混凝土結構、機電安裝、建筑裝飾裝修等,時間緊,工序多,主體結構施工任務重、壓力大。
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3月15日為冬季施工時間段,共計135天,占有效主體結構施工時間的64%。為保證工期,總承包單位中建八局制定了科學合理的冬季施工方案。零下20℃的低溫,對于施工質量的保證、施工人員的心理和身體都是挑戰。建設者們一刻也沒松懈,項目管理人員分成4個冬季施工值班小組,24小時駐守施工現場;質量措施上,搭設全封閉暖棚,暖棚內部火爐加熱,用塑料薄膜、防火布、防火棉被進行養護保溫;技術上,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重點加強混凝土測溫管理,每車混凝土都進行出罐、入模溫度測量,對室外環境溫度每4小時測量一次,混凝土內設置溫度測量點,每兩小時測量一次,保證了工程的質量和進度。
據了解,長春龍嘉國際機場綜合交通樞紐一期北區工程作為龍嘉機場交通配套體系,結合機場規劃建設,將高鐵、機場進行互通銜接,方便旅客換乘,將機場打造成“零換乘、無縫隙”的城市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
待樞紐南區建成后,未來的交通樞紐將成為集民航、高鐵、公路客運、軌道交通機場線、機場大巴、常規公交、社會車輛、出租車等多種交通換乘方式于一體的綜合換乘樞紐,真正實現不同運輸方式的有機銜接。樞紐一期的建成運行,為最終完成交通樞紐的功能邁出跨越性的一步。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新疆機場集團:各支線機場10月運輸旅客97萬人次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