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機場:實現一千萬增量,只用了四年
1978年,素有“新中國民航搖籃”之稱的天津機場僅是經停站,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始發航線,年旅客吞吐量5400人次。
2017年,天津機場已開辟國內外航線275條,年旅客吞吐量2100萬人次。
40年,天津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增長了3870倍,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進入21世紀,天津機場全國民用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由第30位提高到第19位,全國民用機場貨郵吞吐量排名由第21位提高到第13位。
40年,脫胎換骨,鳳凰涅槃。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為了提高機場整體工作水平,天津機場全面開展了創新、創業、創效、創優“四創”活動,弘揚創新精神,強化創業意識,提高創效能力,提升創優品質。在2013年沖刺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目標的過程中,天津機場又總結提煉了無中生有、無孔不入、無計不施、無時無刻、無窮毅力的“五無”精神。通過從實踐到理念、再運用到實踐的循環過程,“四創”“五無”逐漸成為天津機場獨特的企業精神,成為指導機場全部工作的精神動力。
渤海西畔,天津機場正乘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強勁東風,振翼飛向新航程。
4年增量1000萬 提質增效促發展
1978年~2002年,天津機場歷時24年實現了年旅客吞吐量100萬人次的突破。1979年4月,天津機場使用4架子爵號飛機,開辟了7條始發航線,結束了天津只作為經停站的歷史。1990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天津機場進入了穩步發展階段。1992年~1998年,每年在天津機場起降的不同國家的20多個航空公司的客貨包機達2800多架次,使這一時期的天津機場貨郵吞吐量大幅度增長。
從2002年加入首都機場集團到2013年,天津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由109萬人次增長到1000萬人次,全國民用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由第30位提高到第24位,上升6位;貨郵吞吐量由4.1萬噸增長到21.4萬噸,全國民用機場貨郵吞吐量排名由第20位提高到了第13位,上升7位。
2014年~2017年,天津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從1000萬人次增加到2000萬人次。
實現1000萬人次的增量,天津機場只用了4年。
在這4年里,天津機場安全形勢持續平穩。機場原因事故征候萬架次率為零;杜絕了空防安全事故、重大航空地面事故和重大信息安全事故。截至2017年,已連續保障航空運輸飛行安全58周年,連續多年榮獲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單位稱號。
在這4年里,天津機場航空客運高速增長。2013年,機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大關。2017年,旅客吞吐量達2000萬人次,4年年均增長20.28%,列全國大中型機場年均增速第一名。在全國機場中的排名由2012年的第24位提升到2017年的第19位。
在這4年里,天津機場航線網絡迅速完善。2017年,共有51家中外航空公司在機場運行,運營航線275條,通航城市164個,分別比2012年增加19家、158條和83個。其中,國際航線49條,比2012年增加31條。
在這4年里,天津機場運行效率和經濟效益顯著提高。2014年~2017年,天津機場人均折算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長11.6%;人均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1.5%;航站樓單位建筑面積能耗年均減少0.67%;營業總收入年均增長18%,而成本費用總額減去2號航站樓投入使用影響增長僅為7%,成本費用利潤率由2012年的-20%提高到2017年的14.5%。
在這4年里,天津機場打造“同層級服務標桿機場”,樹立了“經津樂道”服務品牌。天津機場把提升服務品質、打造服務品牌作為機場發展的重要戰略任務。2016年,榮獲國際機場協會2015年度全球年旅客吞吐量500萬~ 1500萬量級最佳機場第二名、亞太區最佳機場第三名兩個獎項。2017年,榮獲國際機場協會頒發的最高獎項“機場服務質量卓越獎”。
服務京津冀 先行先試展新姿
風吹碧浪,煙波浩渺。
天津位于華北、東北和華東三大區域的接合部及環渤海中心,是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天津機場由此成為服務京津冀、環渤海,面向東北亞的重要交通樞紐。
天津機場由此成為天津市的一張重要“名片”,成為許多人了解天津的“第一窗口”。
在天津機場航站樓出港大廳內,旅客能在天津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體驗基地感受天津刺繡、毛猴等傳統藝術文化;在安檢區域,旅客能看到登機口指引地圖和最遠距離行走時間提示標志;在候機區,機場設置了特殊旅客專屬候機區,包括母嬰候機室、哺乳室等。
除了作為天津的名片外,天津機場還將機場發展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來謀劃及推進。
2015年6月,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天津機場以落實國家戰略為己任,將推動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作為發展機遇,成為首都北京的一扇空中大門。
2014年,天津機場北京南站城市候機樓正式運營,提供“空鐵聯運”服務,旅客從北京南站到天津機場2號航站樓,最短僅需63分鐘。2014年5月~2016年6月,天津機場通過線下設置“空鐵聯運”服務柜臺與線上銷售“空鐵聯運”產品相結合的方式,共計為北京、唐山、滄州41萬人次旅客報銷了高鐵車票。自2016年至今,天津機場空鐵聯運服務不斷轉型升級,當前服務范圍已覆蓋京冀遼魯8個城市和天津1個區縣,囊括6條高鐵線路。
除北京外,天津機場對周邊地區的延伸服務也朝著全方位、立體化的方向邁進。
在地面交通1.5小時的行程內,天津機場市場覆蓋區域遍及北京、天津、河北等,可為近7000萬人口提供航空服務。作為比較成熟的產品,天津機場的“空鐵聯運”服務發揮出了巨大的優勢。
一方面,天津機場積極爭取航空公司在津投放運力;另一方面,天津機場加密了國內和周邊國家及地區的干線航班,打造“空中快線”,拓展有進入北京需求的國內二三線機場客運航線。與此同時,天津積極開拓航空旅游市場,建立華北地區航空旅游集散中心。
從筑巢引鳳到有鳳來儀,目前天津機場已初步構建了國內干支結合,國際面向東北亞、東南亞及歐美的客貨運航線網絡。截至2018年9月,已有55家中外航空公司在天津機場運行,開通客運航線232條,貨運航線14條,通航國內外160個城市。
開啟新征程 助力世界級機場群
抓住機遇,主動作為——這是長期以來,天津機場在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助力京津冀世界級機場建設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密鑰”。
展望未來,天津機場的發展仍有無限可能,天津機場正持續找準方向,持之以恒,不斷努力。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以及雄安新區建設的時代機遇中,天津機場具有無限的發展潛力。
天津機場將積極踐行國家重大發展戰略,著力打造“平安機場、綠色機場、智慧機場、人文機場”,堅守機場安全底線,建設平安機場;堅持可持續發展,將節能低碳、資源節約、環境友好、運行高效的理念貫穿規劃、設計、建設、運行全過程,建設綠色機場;建立數據中心,搭建運行保障平臺、服務平臺、工作平臺,前瞻應用信息技術,建設智慧機場;堅守真情服務底線,提升旅客體驗,鞏固國內同層級服務標桿機場地位,建設人文機場。
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萬人次,意味著天津機場已經完全打牢承擔區域樞紐機場、中國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功能的堅實基礎。
站在2000萬人次的新起點上,天津機場確立了自己全新的發展目標。
天津機場規劃建設3號航站樓,延長東跑道,提高機場綜合保障能力,不斷發揮區域航空樞紐作用;天津市規劃建設航空物流區,改善航空口岸通關環境,有效提高天津航空貨運服務能力;規劃引入其他城市軌道交通,不斷提高天津機場地面交通輻射能力,著力構建以機場為核心的綜合交通樞紐。
在客運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天津機場全力實施航空物流發展戰略,天津機場將逐步發展成為國際航空物流中心。目前,天津市正在規劃建設7.5平方公里的航空物流區,設立大通關基地,改善航空口岸通關環境。未來,天津機場將著力建設“一帶一路”核心航空貨運樞紐、北方航空貨運中心,積極拓展航空快件樞紐功能,建成以天津機場為核心的京津冀航空快件集散中心。
天津機場還將進一步完善交通體系,打通客貨集輸通道。天津機場力圖打造以機場為核心的綜合客運樞紐,開通更多省際客運班線;增加京津冀航空貨運班車,打造京津冀重要的物流通道,加快完善機場至京津冀地區的軌道和公路等交通體系。
在服務方面,天津機場將以提高城市候機樓行李服務、貨運服務、衛星候機樓服務功能為基礎,全力開辟客貨多式聯運大通道,不斷創新空鐵、空巴、空海聯運服務;持續提升異地城市候機樓服務功能,建設標桿城市候機樓,發揮好異地城市候機樓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開放發展中的帶動和輻射作用。
向過去回首,四十年雄關漫道歲月如歌,與未來相約,天津機場正開啟新的發展篇章。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首都機場與南方航空數據共享項目正式上線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