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南碩放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實現“跑道騰飛”
11月23日,一份新出的報表令人振奮:1至10月份,無錫空港經濟開發區技工貿總收入達842.28億元,比去年同期的677.92億元增長24.2%。“這組數字,就是我們今年沖刺‘千億空港’的底氣!”無錫空港經濟開發區主要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說。借助區位地理優勢,“臨空經濟”引擎強勁,“千億空港”目標有望提前兩年實現。
機場是“臨空經濟”的基礎。從民用機場的落成,首條航線開通,直至建成國際機場、開通國際航線以及洲際貨運航線,越來越密的航班、越來越多的航線,為城市外向型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
這是來自無錫蘇南國際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的數據。2004年2月18日,無錫機場正式開通民用航班。發展至今,蘇南碩放機場每天航班起降158架次左右。2018年1至10月,機場累計完成起降架次46575架次,旅客吞吐量603.51萬人次,貨郵吞吐量9.79萬噸。
同年,蘇南碩放機場還先后開通了飛往德國哈恩、美國辛辛那提和芝加哥的歐美洲際貨運航線,每班可搭載超過100噸的貨物。歐線自5月18日開通,至10月底總共進出貨物5631噸;開通不足一月的美線,成績同樣喜人。據介紹,每噸貨節省物流成本500元、通關時間節約7至8小時,對蘇南地區及周邊企業來說都是利好。
與此同時,為保障美國貨運航線順利開通,海關創新監管模式,指導機場增設國際貨棧外延庫,支持機場開通了整板轉運、國際通運、聯程中轉等新業務,同時提前介入做好應對預案,合理調配監管力量,提供常態化加班服務,延長節假日通關保障時間,正常貨物可24小時全天候通關。
航班加密,航線增多,海關創新監管模式,“臨空經濟”正成為區域經濟新的增長極——以機場為核心,帶動周邊產業調整與集聚。從載體建設來看,昔日鄉鎮經濟工業園,變身空港產業園、空港經濟開發區,目前正在規劃建設航空小鎮;從產業集聚來看,與航空有關的先進制造業、現代商貿物流業高度集聚,已形成一定規模;從關聯行業來看,跨境電商、總部經濟等,發展勢頭喜人。
跑道上的騰飛,由藍圖變為現實。還記得今年珠海航展上的世界首款海陸空三棲MY-ABC飛行汽車嗎?就出自空港經濟開發區的牧羽航空中國團隊研發。這里不僅有牧羽,還有制造無人機的漢和,專做飛機內飾的芳磊,主攻飛機地勤設備的騰達,以及生產飛機發動機葉盤與葉片的航亞科技等,一大波具有“臨空”特色的企業集聚無錫。
憑著“臨空”優勢,現代商貿物流業風生水起。碩放市民對“雙11”的記憶,不只是一個個盼望中的包裹,而是所處地域那一輛輛物流貨車——周邊馬路上全是川流不息的貨車,進出井然有序; 無錫人在網購下單時總有一份附加快樂——當當、京東、天貓在無錫都設有倉儲中心,今天下單次日收貨成為“福利”;前來高新區采訪的中央省級媒體,對菜鳥網絡的“機器人車間”更是印象深刻——700多個機器人從事掃碼分揀,一絲不茍。
便利的航空,為開展跨境電商業務提供了條件,也吸引企業總部前來落戶,截至目前,高新區已有84家重點企業完成“工廠總部化”,這同樣離不開物流、人流快速進出的航空配套。
在采訪中得知,雖然“航空小鎮”規劃在不斷完善之中,但機場周邊的交通“主動脈”與“毛細血管”氣血流暢——除快速高架、312國道、三個高速出入口外,諸如華友中路延伸段等支干公路也在不斷拉通,人流、物流“進得來、出得去”,“臨空經濟”在地配套不斷完善,已成為城市樞紐經濟的主力陣容。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河南的這項創新,再引印度尼西亞代表來"取經"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