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機場:迎來今年第4000萬名旅客

圖:重慶機場集團董事長譚平川向幸運旅客贈送紀念獎牌。記者 李文科 攝
12月17日上午,乘重慶航空OQ2317航班從重慶飛往廣州的曹海霞在登機前收到了一份神秘大禮——幸運地成為重慶江北國際機場2018年第4000萬名旅客。機票變成獎券,重慶機場集團、重慶航空公司負責人分別向她贈送了紀念獎牌、免費機票等紀念品。
這一刻對重慶江北國際機場來說同樣十分重要,標志著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成功突破4000萬人次,這也是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繼2007年突破1000萬人次、2012年突破2000萬人次、2015年突破3000萬人次后的又一歷史性跨越。
4000萬人次目標的達成,離不開各個環節的不懈努力。作為重慶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近年來重慶機場深入落實“兩點”“兩地”定位,充分發揮航空在內陸開放高地建設中的功能性平臺作用,全力推進“樞紐機場、智慧機場、靚麗機場”建設,搭建航空平臺、打造空中通道,由此而帶來的顯著變化,你注意到了嗎?
第4000萬名幸運旅客今日產生 喜提鮮花機票紀念牌
上午10時,計劃乘坐重慶航空OQ2317航班從重慶飛往廣州的曹海霞,剛在3F值機島160柜臺辦理完值機手續,就被航站樓內的智能機器人攔了下來。機器人表明來意后,順利將曹海霞帶領到了慶祝重慶江北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破4000萬人次活動現場。

圖:嘉賓按下啟動裝置尋找重慶機場第4000萬名幸運旅客。記者 李文科 攝
意外的驚喜讓曹海霞一開始有些懵。“沒想到第4000萬名旅客居然是自己,真是太驚喜了!”曹海霞說,因為工作原因,她每個月都要出差幾次,經常坐飛機出行,之前聽說過重慶機場旅客即將突破4000萬,但沒想到幸運會落在自己身上。
作為第4000萬名旅客,曹海霞收到了重慶機場集團、重慶航空公司負責人贈送的紀念獎牌、免費機票等紀念品。“尤其是在T3航站樓投用以后,重慶機場的變化很大,硬件設施智能化很高,出行很便利。”談到在重慶乘機的感受,曹海霞又補充說。
今年吞吐量將超4100萬人次 有望躋身世界機場50強
“江北國際機場邁上4000萬的新臺階,開啟了重慶機場集團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重慶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全年來看,今年江北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將超過4100萬人次,有望躋身世界機場50強。
對于未來的發展,重慶機場集團提出全力建設樞紐機場、智慧機場、靚麗機場,將加快推進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及第四跑道建設,滿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需求,將加快國際及地區航線網絡布局,盡早實現國際及地區航線100條目標,同時也將充分發揮機場航空功能性平臺作用,為促進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增添強勁動力。
一年開通國際航線11條 國際及地區航線總計將超80條
客流的快速增長離不開越來越便利的航線保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重慶機場開通國內外航線297條,通航城市186個,其中國內航線218條,通航城市127個,覆蓋包括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在內的全國省會城市、主要旅游城市,同時還開通了拉薩、林芝、昌都、九寨、麗江、康定、大理、香格里拉等高原及“高高原”航點超過20個,每天近60個航班飛往高原。
國際航線方面,目前重慶機場已開通國際及地區航線79條,其中客運65條,貨運14條,通航5大洲24個國家59個城市。在客運航線中,洲際航線達到了19條,航點覆蓋了倫敦、羅馬、紐約、墨爾本、赫爾辛基、莫斯科、舊金山、洛杉磯、悉尼、奧克蘭、芝加哥、多倫多、波士頓、西雅圖等,其中14條實現了重慶直飛。而兩天之后的19日,重慶又將開通至法國巴黎航線,成為今年重慶開通的第11條國際航線,由此重慶機場開通的國際及地區航線也將達到80條。
受益于航線的密集開通,重慶向世界打開了“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大門。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重慶接待入境游客278.81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158505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9.28%和12.14%。
貨運方面,國際貨運航點覆蓋了阿姆斯特丹、列日、曼谷、法蘭克福、阿拉木圖等城市,基本構建起重慶至歐洲、北美、中亞、東南亞等地較為完善的貨運航線網絡,重慶國際貨郵吞吐量已連續多年位列中國西部第一。
旅客保障全流程智能化 智慧機場建設進入2.0時代
智慧元素無處不在,是重慶機場的一大特色,從上午尋找第4000萬名幸運旅客的是機器人也可見一斑。今年重慶機場可圈可點的黑科技有很多,如刷“臉”安檢、刷“臉”通關、反向尋車系統、行李保障可視化、室內導航、人包對應系統、無感支付等。
重慶機場方面介紹,除了旅客們津津樂道的各種黑科技,它們還提供了具有網上值機、航班查詢、智慧停車、機場導航等16個移動服務功能的智慧移動服務,并在T2、T3航站樓上線了“臨時身份證明自助辦理系統”,旅客可自助打印臨時乘機證明。
在國際快件運輸方面,重慶機場已經建成了3條智能快件查驗線,具備平均每小時過檢2000件快件的能力,極大提高了貨物通關效率。同時還推出了生鮮貨物“一小時”提貨綠色通道等服務措施,國際貨物保障開啟“加速度”。
據介紹,到2020年,重慶機場將構建一張泛在接入網,打造云計算資源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兩大支撐平臺,建設動態運行數據、空間地理信息、靜態管理數據三大資源池,深化安全、服務、運行、管理、商業、交通、物流、能源八大領域智慧應用,全面實現資源物聯化、安全預防化、服務個性化、運行協同化、管理可視化、決策智能化。
支線機場建設加速推進 “一大四小”格局即將成現實
重慶機場集團方面還表示,近年來,重慶機場著力推動重慶民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航空的內陸開放功能性平臺作用,構建起以江北國際機場為中心的干支結合的機場格局。
其中,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和第四跑道前期準備工作有序推進,有望在“十三五”末開工建設;巫山機場加緊建設中,飛行區項目已通過竣工驗收,航站樓進入室內裝修沖刺階段,有望2019年上半年投用;武隆機場建設正在有序推進,預計2019年建成;黔江機場和萬州機場改擴建工程也已開工。
“建成后,將采取‘樞紐加支線、聯動加帶動’的方式,增加支線機場航線航班,加強江北機場與支線機場的互聯互通,讓支線機場飛起來,更好地為區域開放服務。”重慶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井岡山機場:為救護“綠色通道”點贊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