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舟翱翔于天 美好未來在前
從南海島礁,到東北的極寒之地;從高溫干旱的戈壁灘,到萬家燈火的渤海灣……當你抬頭仰望時,常常能發現這樣一個身影:它的身型不大,機翼上的兩個渦輪螺旋槳快速地轉動著,飛行的姿態猶如一只矯健的海燕。
它便是新舟飛機。作為目前交付數量最大、首個實現規模化運營的國產民機,新舟飛機不僅是國產民機制造業的開路先鋒,更在十幾年的運營實踐中不斷探索與創新,建立多種支線運營模式,成為推動我國支線航空發展和基本航空服務計劃實施的重要力量。新舟飛機在神州大地上的每次起降,帶來的不僅是地區經濟發展的新動力,而且是民眾航空出行的美好未來。
國產民機制造的開路先鋒
1988年,陜西閻良,一場填補我國在國產民機制造空白的戰役打響了。作為這款機型總設計師,呂海開始了與新舟飛機長達30年的淵源。
“新舟飛機是在運-7短/中程運輸機的基礎上研制改進的。但作為國際化的民機,新舟60大量采用國外技術成熟的部件:動力裝置采用加拿大普惠公司PW127J渦輪螺旋槳發動機,選用美國漢密爾頓公司247F-3全復合材料、低噪聲四槳葉螺旋槳,采用新型電子機載設備,裝有美國柯林斯公司APS-85自動駕駛儀系統。通過這一系列改進,新舟飛機的整機水平完全能夠參加國際競爭。”呂海向記者回憶起新舟飛機的研制經過。
2000年,新舟60飛機取得原中國民航總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并于當年交付首家用戶。新舟60飛機也成為中國第一款按照與國際標準接軌的按照中國民航適航條例CCAR-25進行設計、生產和試飛驗證的機型。
新舟60飛機通過設計改進以及新工藝和新技術應用,在安全性、經濟性、舒適性、可靠性、維護性等方面達到世界同類飛機的水平。而作為國產民機制造的開路先鋒,它帶來的意義不限于此。新舟60飛機的研制與運營,為我國鍛煉了一批與國際接軌的工程技術人員、一批懂民機適航的人員、一批民機試飛人員、一批民機運營和售后服務人員。這為國產民機制造打下了基礎。
“我對新舟飛機的感情就像是對自己的兒女,希望它能通過不斷改進趨于完美。運營10多年來,我們對新舟飛機的改進一刻不曾停止,按照用戶的需求和局方的要求所進行的改進超過1600項。”呂海說。
“民航強國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在民航市場上有一定比例的國產飛機運營。而民機制造能力也是一個國家工業體系水平的重要體現。新舟飛機從設計標準、制造標準到運營標準都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在它發展、運營過程中,我國民機制造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民機制造業的發展離不開民航運輸業。新舟系列飛機的研制就是為了滿足我國對支線航空運輸的巨大需求以及支線飛機的空白。但運輸產業的發展尤其是支線運輸業的發展,在起步階段需要政府以及主管部門政策方面的大力扶持,國外也是這樣逐步發展建立起完善的支線航空網絡的。我國支線航空若想快速發展,不妨借鑒他山之石。”航空工業西飛民機總經理王程寬如是說。
支線航空運營模式的探索者
在航空工業西飛民機副總經理張小紅看來,我國的支線航空市場仍處在發展初期,在航線結構上沒有建成網絡,也存在所用機型與航線不匹配的情況。“經過10多年在支線航空市場上的深耕與探索,新舟飛機在全國各地采用了許多獨特的運營模式,有力推動了我國支線航空市場的發展”。
從性能上看,新舟飛機具有較強的機場適應性與環境適應性,能夠在短跑道、土跑道、砂石跑道上起降,在高寒、高溫、高濕的環境中能夠保持性能上的可靠性。作為50座~60座級的渦槳飛機,具備短距頻繁起降能力,其燃油消耗、運營成本和維修成本都低于同類飛機,經濟性突出。
獨特的設計定位與出色的性能使新舟飛機能夠在我國復雜多樣的地理環境中如魚得水。為了充分發揮新舟飛機的優勢,幸福航空確立了在地理環境受限區域“穿山跨海”運營的市場發展定位。在煙臺與大連之間,幸福航空打造了環渤海煙大快線,開通了每天6班~8班往返航線,將1000多公里陸路、6個多小時的水陸運輸縮短到40分鐘。在黑龍江,幸福航空開創了新舟60運營的“黑龍江模式”。以省政府買斷運力的方式,激活了省內各支線機場,連接起漠河、黑河、加格達奇、佳木斯、雞西等城市,為區域樞紐機場運送著南來北往的旅客,促進了地方經濟和機場集群同步發展。
在張家界、荔波、黎平、黃山與紅色景區井岡山,幸福航空利用新舟飛機開通特色旅游航線。為響應國家基本航空服務計劃,幸福航空在內蒙古與當地政府合作采用“通勤運營模式”運營新舟60飛機,為阿拉善盟內互通創造條件,滿足了邊遠地區民眾的出行需求。
新舟飛機能夠在支線航空市場上取得突破,離不開日趨完善的運行支持體系。十幾年來,航空工業西飛民機的客戶服務工作經歷了由技術保障到體系保障,由以產品為中心的被動式服務到以客戶為核心的主動式服務的轉變,逐步建立起滿足局方要求、客戶需求的運營支持體系,在近兩年局方組織的認證考核中均名列第一。
創造大眾航空出行的美好未來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主要矛盾反映到民航業,就是要解決部分邊遠地區人民的出行問題。新舟飛機正擔負著這項使命砥礪前行。”張小紅說,“而另一方面,我們也渴望能通過進一步完善支線航空的補貼政策,引導、促進更多的國內航空公司選擇新舟飛機布局支線航空網絡。”
大漠戈壁環繞的阿拉善盟,陸路交通漫長而復雜。新舟飛機將盟內相距500公里左右的3個旗連接起來,將原來旗與旗之間6個小時的車程縮短為航空出行的1個小時,在方便民眾出行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大漠民眾的出行方式和生活節奏。
哈爾濱與漠河距離約為1200公里,公路和鐵路交通需要20多個小時,如遇到大雪天氣,交通時常中斷。新舟飛機的到來,讓民眾出行有了新的選擇:一條僅需3個小時左右的空中之路。
對于家庭與工作原因需要頻繁往返大連與煙臺的旅客來說,“到煙臺來辦事,不耽誤回大連吃晚飯”變成了現實,因為新舟飛機架起了跨越海峽的“空中虹橋”。
截至目前,新舟飛機國內旅客運輸量超過500萬人次。在推進航空服務大眾化的道路上,新舟飛機可謂功勛卓著。
目前,新舟700飛機的研發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新舟700飛機強化了800公里航程內的經濟性優勢,提升了在高溫高原機場和滿載等復雜情況下的起降性能,重視環保運營標準,將能夠在我國97%以上的機場完成起降,有助于更好地滿足邊遠地區航空運輸需求。
當被問及新舟飛機的發展未來時,王程寬信心滿滿:“如果能夠出臺更多扶持政策,進一步改善市場的運營環境,我們有自信通過新舟飛機盡快補齊我國支線航空的短板,為民眾創造航空出行的美好未來。”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收益捕手”再披神奇涂裝 優雅雪豹正飛向中亞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