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空港:杭州機場風景獨好
作為杭州機場一期工程建設指揮部的一員,最引以為傲的就是我們建設了一個花園式的機場。投運初期不到300萬人次/年的客流量,對比當時機場總占地面積7700畝來說,的確建筑少而綠地多。又因為那時私家車尚未普及,航站樓前無需太多停車位。所以那時的航站樓前就是這般景象。
攝于2003年1月7日
記得那個時候,午后散步到這邊總有這樣一種沖動:躺在這空曠的草地上,盡情地享受陽光,亦或是接地氣地在上面打個滾。
攝于2003年1月7日
6萬多平方米的草坪上,散落著幾塊景觀石,以及大小不一的幾棵雪松,還有星星點點的被修剪成球一樣的植物。今昔對比,那時的廣場真的是太愜意了。
2003年1月6日的雪下得很大,對于一個南方人來說這是一件特別欣喜的事。走在一大片白茫茫的雪地上,尤其是在沒有一個腳印的時候,似乎更能點燃內心的小宇宙。雖然有點點舍不得……
攝于2003年1月7日
隨著本場的客流量以及私家車的迅猛發展,樓前的這片美景只能被停車場替代,直到今天。
晨曦中,寧靜的航站樓沐浴在初陽中,站前的停車場又將迎來它忙碌的一天,笑迎八方賓客。
初陽下的樓前停車場
(攝于2015.12.3)
樓前停車場有過多次改擴建。從第一次的2/3綠地硬化,到之后的全部硬化,再到T3航站樓投運前的一次擴建。停車場規模從最初的1500多個停車位到巔峰時的2300多個。可就是這樣遇到黃金周,樓前停車場還是會爆滿。
偌大個停車場自然需要分區。
2013年,采用了水果英文名稱加圖形分區標識,比如A區,就用“蘋果”圖形(Apple)標識。
2015年,采用的動物英文名稱加圖形的分區標識。E區就使用“大象”圖形(elephant)。圖示B區就用了“熊”圖形(Bear)標識。
2016年,G20峰會時改造成純英文字母編碼分區。
攝于2015年1月
攝于2015年1月
攝于2016年8月
攝于2018年11月
樓前停車場正中央有四個小房子,用做停車場管理用房,并為旅客提供各項服務。剛投運那會兒,在一片平地上,這四個小房子十分醒目。所以需要在停車場集結時,我都會選擇這個位置。這么多年過去了,車道間的綠化都已經高聳茂密了,這四個小房子顯然已與停車場融為了一體。
樓前停車場最值得“炫耀”的當屬智能化停車了。 自2013年12月正式拉開場區智能化建設帷幕起,5年來,停車場的發展一直行走在智能化的道路上。
空閑車位信息引導
旅客從進機場那一刻起便能清楚地了解到樓前及航站樓地下車庫空余車位數。進入樓前停車場后,依然有每一個停車區域的空閑車位信息引導。
空閑車位信息引導
空閑車位信息引導
視頻流進出場
2017年全面取代取紙票或IC卡進場方式為視頻流進出場。這是一種通過車牌識別,道桿自動升起放行車輛的運行模式。這樣的運行模式大大提高了車輛進出場的效率,同時后,使得停車以及停車繳費全過程變得更為友好。
視頻流進出場示意圖
視頻流進出場
ETC及支付寶無感通道
ETC通道
支付寶代扣(快速無感)通道
多功能非現金支付
銀聯云閃付、支付寶掃碼當面付、創泰APP線上付、掃碼付、支付寶無感通道、微信支付等等多功能非現金支付已全面運用于本場所有停車場。
出租車上客區智能控制
出租車上客區之前采用的是“一車一客”依次上客離場的模式,而智能控制系統的運用實現了"多車多客",加快了出租車及旅客的離場速度。
樓前停車場內,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位置的出租車上客區,最讓我眼睛一亮的就是她——堪稱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多車多客”運行模式之配套設施
攝于2016年
那么出租車之前是在哪里集中的呢?一起看一下出租車服務區的演變吧。
出租車服務區說明
出租車停車區,或者叫出租車服務區設置在1公里以外的場地上。這是2008年2月,建設中的服務區,車道邊的路燈已安裝完畢。
建設中的出租車服務區
(攝于2008年2月)
2015年夜幕下的出租車服務區
圖片來自《美在杭州機場》作品集
圖片來自朋友圈
為配合三期工程建設,出租車服務區于2018年6月底在半封閉第一服務區的情況下,啟用了第二服務區。
第一服務區
(攝于2018年8月17日)
第二服務區
(攝于2018年12月4日)
航站樓前的大草坪對于目前的新員工來說不過是個傳說, 和“消逝的南北湖”一樣,樓前停車場也終將消逝在我們的視野中,他們都將成為一個個的傳說。
被施工機械包圍的停車場
攝于2018年6月
樓前停車場全景
攝于2018年
停車場北部,地鐵施工現場
攝于2018年7月
停車場里的工程勘探施工點
攝于2018年11月
為確保施工期間停車場的順暢運行,他們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圖片來自朋友圈
航站樓造型說明
細心的朋友們可能看到了航站樓造型的前后不一致。2017年7月,T1航站樓進行了屋面的抬升改造,使得T1/T3航站樓的銜接更為順暢。2018年7月改造完成。
改造前的T1+T3航站樓
攝于2015年12月
改造后的T1+T3航站樓
攝于2018年8月
2022年的這片場地上會有哪些功能呢?
首先,地下部分將會是一個交通中心,涵蓋了地鐵和高鐵的交通中心。當然停車功能必不可少,總停車位將到達5600個;
其次,會有一個星級酒店;
第三,會有一個令我十分期待的員工智慧餐廳。看看這個設計理念就很激動了不是;
智慧餐廳設計理念
第四,辦公樓是必不可少的,其最重量級的應該是“多C合一”,即“IAC”——機場聯合控制中心。
期待一個未來的傳說!
(江潔霞)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空港關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智慧機場建設
- 下一篇:返回列表